k1体育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22:15:02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电视这种媒体作为传播载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等通过背景介绍、记者采访、分析归纳与解释等方式做深入的全景式报道。深度报道通过对事件更深入的剖析,带给受众更深刻的影响,同时提升自身的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面临来自自身与新媒体的多种竞争与挑战。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媒体信息,反而主导了媒体的走向,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发展趋势。电视新闻节目对于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提升具有关键的作用。对新闻进行深度、广度的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早已不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专属。因此在复杂的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做好深度报道是发展的关键。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自身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展示,再运用评论类、调查类等报道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揭示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生活的关联,进而塑造舆论导向。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树立公信力。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已成为提升电视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增强公信力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本身就具有时效性,但是深度报道的新闻取材于当下手争议的话题或重大新闻事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事件发生的始末进行详细报道,从而使得新闻事件更具有影响力。受众不仅了解了事件发生的缘由与背景,而且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刻性。内容的深刻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新闻报道不仅是事实本身,还包括一种新的认知,深度报道是通过事件来剖析更深刻的引人深思的本质与内涵,从而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与感悟。三是报道的多样化。社会是复杂的,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进行报道,使得受众对事物具有更深的认识。四是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深度报道的题材选于现实,这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大局,从而做出具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一)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时效性与深刻性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及时的进行报道,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探讨事件背后的内涵。深入报道需要足够的时间,尤其是调查类的深度报道,需要拍摄、采访等。不仅周期长,而且对技术要求高,具有较大的难度。通常来说,调查类的新闻报道要及时报道出来,很难做到深入剖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时效性而对深刻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因要求深刻性而延误了新闻的及时播发。

  (二)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矛盾。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采访的结果更具有表现力与说服力。暗访是舆论监督类新闻中经常用到的方式,通常选择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这就导致了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暗访采用的方式、尺寸把握不当,容易给被暗访方造成一定的伤害。隐性采访与隐私权这一矛盾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直存在,隐形采访的方式、尺度把握非常重要。

  (三)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性矛盾。深度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只是一个局外人,从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无需发表言论。然而深度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参与到新闻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向受众展示新闻的事实的同时,又要对新闻进行点评,向受众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对于受众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新闻工作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存在,与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对矛盾体也不是对立与尖锐的,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素养,去合理的进行把握两者的关系。

  (四)批评类报道居多,缺乏建设性的观点。在当前的深度报道中,舆论类新闻报道居多,一些新闻节目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挖掘负面新闻,以制作爆炸性的新闻。新闻报道是还原新闻的真相,与受众公共了解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批评类的报道应注意把握事件的尺,不能陷入恶性循环中。此外,深度报道缺乏建设性的观点,新闻工作者因为选题材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通过一个点来剖析一个面,不能对受众进行一定的启发与引导。这也是目前深度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一)做好新闻的选题。好的新闻题材,是深度报道得以传播的关键。在新闻选题上,要能把握受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新闻选题贴近生活,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反响。选题意义重大,一个好的选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揭示某种社会现象,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启发,才能引起共鸣。在选题的把握上,要有创新,可以选择别人未涉猎的题材,或者已有的题材但是要从新的角度进行剖析。

  (二)做好新闻的策划。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策划并不陌生,新闻提前策划很重要。把握目前的热点趋势、方针政策等,预测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能够引起受众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对新闻的选题、拍摄、后期制作等都要进行精细的预测与安排。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超前的思维与意识,能及时根据当前的形势把握新闻线索,并能预测新闻的发展趋势,提前计划好多种报道方式,并迅速的对后续工作所需要的人、财、力做出安排。只有全面的思维,才能缩短时间,做出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三)深挖新闻的背景。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新闻工作者的基础性工作。背景的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深度。新闻题材确定好之后,就要全面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综合挖掘新闻事件发生的经济、文化等背景。对于事件的报道既要从微观角度出发,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个体或群体,又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思考此次事件对于社会的影响。进而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影响力。

  (四)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很高的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及时的发现新闻线索,还需要在遵从新闻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有建设性的评论。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从新闻的采访、了解新闻发生的缘由到最终新闻的制作播出,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宏观的整体性思维。能够做到新闻的客观性与自身的主观评论做到统一,同时在采访当事人的时候能够把握好尺度与方式,在新闻报道方式中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融合,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意义的深度报道。五、结语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主导地位的增强,对于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从时效性、深刻性、科学性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征,对于困境与措施的分析也仅发表个人的观点,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报道。只有从宏观全局进行考虑,才能制作出更具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k1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k1体育,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的力量,在于它的思想穿透力,理性的力量最终要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进入新世纪的报刊体育新闻评论更追求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体育新闻事件作深度解读,为公众提供“独家”观点、“独家”角度。摘要本文认为体育新闻评论的新趋势有:“新闻化”特色不断增强、“多元化”趋势明显、“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21世纪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电视台需以高品质的新闻节目立足。那么经营品牌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时事盘点》为例,对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特性做一些探讨。

  从《时事盘点》栏目的定位上来看,这个节目立足都市,以剖析世界的眼光,对众多的国际新闻资讯进行整合、梳理、解读、点评,满足观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国内外最重大最新大事的需求。

  《时事盘点》每周的二、四、六播出,时长为40分钟。在当下资讯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观众喜欢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如何能让观众对这类节目有认同感和忠诚度,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编辑思想”。从下面《时事盘点》的版块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辑思想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时事盘点》分为五大板块:热点、扫描、现场、人物、视点。热点版块主要关注当天发生最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由在现场的本台评论员和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评论新闻事件走势,突出时效特色;扫描版块是快速浏览当天重要新闻资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整理最多的新闻,突出快捷特色;现场版块是电话连线我台世界各地特约记者,让他们带来事件的最新进展,突出直击特色;人物版块是选出近期给世界带来震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新闻事件谈起,以人物的表现来突显事件的内涵,突出个性特色;视点版块选取经过了一段时间发酵的新闻事件,由我台评论员发出本台评论的声音,突出独家特色。按照这样的版块设置,使整个节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另外《时事盘点》节目的导视力度很强大,热点、现场、人物、视点等版块都制作各自的导视,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节目播出中大量使用双视窗、三视窗形成了空间感,整个节目突显大气与洋气的特点。

  “要使信息被有效地传播,有效地获得,必须要对处于弥乱状态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和整合。”《时事盘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对海量国际时事新闻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筛选热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作为盘点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时事盘点》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并展现关系足以影响全世界各国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不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把新闻事件由主持人与现场评论员及电话连线重量级专家学者,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探讨,抽丝剥茧,旁征博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带来的影响及未来走势,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力求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用个性的点评语言来体现客观公正的媒体态度。

  突出重点报道的连续性。常看《时事盘点》的观众会发现,经常能看到对一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例如有关利比亚的报导,《时事盘点》节目从3月3日到4月9日先后在热点版块播出了:《卡扎菲不惧怕与西方开战》、《联合国通过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卡扎菲反攻 欧盟加大制裁力度》、《多国联军:肢解利比亚进行时》、《战火中的卡扎菲依然坚挺》、《利比亚陷入血腥沼泽》、《卡扎菲:你的出路在何方?》《卡扎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利比亚:反对派腹背受敌》。通过以上话题的探讨,从利比亚战事的酝酿开始一直到战事的展开,全方位、客观、立体的展现给观众整个利比亚事态的发展,使观众对利比亚战局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连续报道也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与期待。

  《时事盘点》在节目的编排上突出的特点是用节奏来调整总体节目的风格。节目所设的五个子板块全部由主持人将其串联起来,贯穿始终。“扫描”板块节奏较快,能够很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热点”、“视点”、“人物”则属深度报道,节奏自然放慢,给予观众思考的余地。在“热点”与“视点”版块还有评论员的点评,更能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现场”版块由世界各地的特约记者发回电话报道,以现场报道的形势对新闻进行整理,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还原了新闻的本源。这种编排方式,使整个节目内容层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增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受众的兴趣感。

  [1]余玉:《论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优化策略――以央视〈东方时空〉为例》.《现代视听》.2008年第2期;

  语言是说话人所谈事件的集合,是活动的方式,是做“事情”的方法。语言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在评价系统理论中,语言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分析语言本身,可以评价话语人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资源部分的拓展,评价系统理论中的评价意义,其主观和具有价值负荷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样的语言资源才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因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语篇进行解读。本文分别选择若干关于2016年3月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爆炸袭击事件的中英新闻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在“主观性”这一大框架下,根据评价系统理论探讨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希望对大众在新闻文本的解读上,以及对今后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Z言的特性之一就是“主观性”,说话者“自我”的成分多少会在话语中有所表现。换句话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时候,除了话语内容本身,说话人会不自觉地在说出的话当中传达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由此,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便会在话语中留下印记。

  以往的“主观性”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说话人的视角、情感,以及认识。其中,视角就是说话人观察客观现实的角度,或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进行叙说的出发点。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说话人大脑中的对事物的成像也就不同。即同一客观现状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理解。说话人的语言,经前人研究表明,包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式存在于语言表达的每一个层面。在新闻报道当中,新闻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情感等会通过这些语言形式传达给读者,报道者总是倾向于在新闻文本中注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语言研究者和读者通过对评价系统理论原则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对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进行分析。

  新闻报道是大众了解时事消息的重要渠道。社会性灾难新闻的传播更是会对社会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影响。新闻报道者通常试图避免在新闻写作中流露主观情感态度,但是由于新闻由人写成,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评价理论认为可以将语言作为一种“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话语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介入,态度和级差,其中,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本文对新闻语篇的主观性研究,即从态度系统的三个方面着手。

  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制约着其他两个系统。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悲伤或快乐,自信或焦虑等。

  1.比利时法语国家电视台网站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大批旅客慌忙逃出机场大楼,机场内冒出浓烟,多扇窗户碎裂,棚顶被部分炸塌,地面上散落房顶碎片,现场一片混乱。

  在截取的这段《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带有感情的词汇如“慌忙”“一片混乱”等,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些词汇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使用这些带有感彩并且主观性倾向明显的词汇,报道者明显想要表现出该次爆炸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对持批判态度,通过对爆炸现场的描述,运用带有感彩的词汇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通过分析《今日美国》的报道可以发现,报道者更倾向于客观描述一个事件。所运用的词汇并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相对应的,报道者运用数据来叙述爆炸造成的伤亡情况使得该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加凸显。

  判断以社会准则为依托,对人的行为以肯定、否定,表扬、谴责等方式进行评判。从语言层面上来说,判断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显性和隐性。在评价理论体系中,显性判定通过词汇手段进行表达,而隐性判定通过标记进行表达。标记作为对价值的判定,通常由代表中性的表意手段表示。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表现其新闻语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新闻写作者常常运用引用或转述他人话语的方式。然而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会受报道者本身拥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影响,通过用词的选择、隐性判定等方式在文本中有所体现。

  1.一名受伤男子在医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地铁刚进站,我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我耳朵发聋,我匆忙逃出车厢后回头发现我前面有一节车厢整个都被炸毁了。”

  《环球时报》的这段新闻文本中,报道者选取了“心有余悸”一词来表现受采访者的心理状况,非常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该次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受访者话语的引用,其中“震得发聋”“匆忙”“毁”等用词,均表现了该次事件给民众造成的恐慌感,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用话语文本本身体现了报道者对爆炸袭击的批判之情。

  在《今日美国》的新闻文本中,报道者同样试图通过引用转述的方式评价新闻事件,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降低报道者自身的主观性。然而引用文本当中”panic” ”shelter”等具有显性判定的词语明显表明了说话者对该次爆炸事件的批判态度。因此,在该段新闻文本中同样体现了报道者的主观态度。

  鉴赏是依据某一领域的价值标准(主要对象不是人的行为,而是无生命的物体),对语言符号或自然现象进行价值评判。该系统分为三个子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

  其中,价值,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时,判断其重要性及价值,如:“vital”“essential”“fundamental” “considerable”“crucial”“worthy”“dangerous”…这些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1.爆炸发生后,布鲁塞尔街头到处是军人、警察和反恐人员。在欧盟总部附近,不断有警车呼啸而过,警笛声大作。每个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持枪的警卫人员严阵以待。

  《环球时报》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大使馆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不过由于当地信息比较乱,使馆方面正在密切跟踪,有最新消息会及时。

  以上截取的啥巍痘非蚴北ā返男挛盼谋镜敝校“到处”和“严阵以待”表明了该次爆炸事件的严峻;“第一时间”“密切”这两个词汇的选用则表明了新闻事件的紧急性。整段话语整体上看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然而通过词汇的选用,报道者将自身的看法融入到了新闻文本中,其潜在的主观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反,《今日美国》的这段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带有感彩的人际词汇。单就这段新闻文本而言,其主观性的体现并不明显,对事件的叙述相对较为客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新闻语言文本当中,由于新闻报道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注入,会体现其个人潜意识的主观性态度,而这种语言当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影响新闻的态度导向。而中西方媒体在对发生在非本国的社会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上,其主观意识的倾注也有较大的不同。通过两则新闻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环球时报》的新闻语篇中其报道者的主观情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而《今日美国》的叙述以客观报道为主,其主观性较不明显。由于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为避免对大众读者造成导向性的结论引导,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有助于读者对新闻语篇的解读,在阅读中西新闻文本时对其主观性有更好地把握,从而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件本身。

  [5] 高贝k1体育,黄安琪.中美报纸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对比分析―――以China Daily 和Washington Post 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6] 高晴. 英语新闻语篇的主观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0(25).

  [7]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9]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0] .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2001(6).

  从另一个方面看,如今的受众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了解事物的表象,而更多的是要探寻表象背后的原因、逻辑和实质。他们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而且需要睿智权威的声音来引导,而电视新闻嘉宾解读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而且,随着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和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各种媒体传播资讯的能力已势均力敌,电视新闻直观、及时、滚动等传统优势已被新媒体赶超,讲求“深度、关联、评说”,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势必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009年7月27日,酝酿许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而这其中最夺人眼球的当属众多新闻评论员的隆重登场,他们或为媒体资深人士,或为专家学者,共同特点是比较年轻,属少壮派学者,从容博学,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形象端庄,自然中不乏犀利,儒雅中透着深刻,如杨禹、周庆安、宋晓军等。由此,邀请权威专家打造评论员队伍,增加对基本新闻事实的即时解读,将电视新闻评论常态化、全天候,逐步出现一批稳定的评论员团队,成为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改革的一大亮点。

  今年5月1日隆重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万余名中外记者云集上海,尤其是开幕式,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一些电视台甚至连续几天直播,中央电视台连续直播2天,东方卫视则直播3天。在这过程中,嘉宾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权威的身份,专业的解读,通俗的语言,为观众掀开了世博盛会的神秘面纱,也有力地支撑了长达数十小时的大直播。可以说,现在但凡重大的特别报道都离不了嘉宾解析。其中,嘉宾选择是否妥当,嘉宾现场发挥是否到位,嘉宾与主持人交流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成败。

  嘉宾参与已成为时下电视节目的有机构成,这丰富了节目内涵,吸引了观众眼球,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嘉宾说什么、怎么说,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效果和导向。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我们的报道内容,是新闻报道的延伸、补充和放大。

  改版后全新亮相的《环球视线》是目前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国际新闻评论节目,这档时长30分钟的栏目,挑选当天最为重大、最具影响力的一至三个国际新闻事件或动态进行重点分析、评论,并辅以大量详实资讯,揭示事件本质。资深国际新闻主播水均益,凭借多年的国际新闻采访经验以及近400期《高端访问》人物采访的积累,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邀请2位国内外知名或极具研究功力的国际问题专家,一起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挖掘新闻背后的问题,为观众带来多角度、多层次的客观评析,力求将其打造成一档高品质、立体式的国际新闻评论节目。据了解,栏目组为水均益配备了由国际问题专家、学者组成的权威专家团队,其中,知名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作为《环球视线》眼下出镜率最高的新闻评论员代表,以丰富的学识、专业的点评、通俗的解读和得体的举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跟水均益一问一答、相得益彰的聊天式配合,令许多晦涩难懂的政治、军事、国际问题变得生动明了,既普及了知识,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嘉宾参与新闻节目的形式,一般有采访嘉宾、访谈嘉宾、特约评论员,以及电话连线;而解读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大题材方面,如国内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经济与法律等方面的纠纷等,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突发性事件。专家因长期致力于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拥有相应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为观众深入分析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以及社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不能说专家的意见就是定论,但是他们的意见无疑为一般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性质,从而最终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同时,专家在解读新闻时往往会提供许多记者没有掌握的事例、数据和其他信息,有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新闻事实。而且,观点评说也能帮助受众在纷繁庞杂的新闻链条中反思狂热、厘清因果,提高其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决策的行动能力。目前的评论员队伍建设,势必再次引发高知人群大量流入电视传媒,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和普及,增强媒体社会教化的功能,使信息和思想得到更为迅速有效的传播。如果说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交代和引导新闻话题,那么新闻话题的展开、深入和升华则主要是由嘉宾完成的。因此,嘉宾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嘉宾是否有“谈资”,即对某一具体新闻话题是否握有大量的资料,并对该新闻话题具有权威性发言权;二是嘉宾是否有“谈品”,即在节目中能否顾及主持人和其他访谈对象,而不是一味地表现个人,搞“话语霸权”;三是嘉宾是否有“谈技”,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和辩才,包括说得是否有逻辑、有道理,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清晰,甚至是否具有幽默感。

  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嘉宾们意见常常互相附和,而实际上,观众期望能从不同嘉宾嘴里听到不同的声音,嘉宾之间的观点有撞击、有火花,这样才更有利于对一个问题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对新闻话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已有许多媒体把嘉宾从一个发展到两个甚至更多,典型的节目有香港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的《大声说》、东方卫视刚开播的《新闻直播室》等。这种以嘉宾唱主角的谈话类新闻节目似乎更具收视潜力,节目通常围绕一个热点或一个新闻事件,请不同立场的嘉宾,或代表不同阶层的人士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阐明观点、陈述论据。对媒体来说,辩论的结果可能并不重要,辩论的过程才是吸引观众的最大卖点。可见,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让嘉宾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很有裨益。

  同时,专家解读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电视观众不同于学术刊物的读者,他们对专家习惯的抽象思维、专业化术语和冗长的复合句等都是敬而远之的。嘉宾解读能否做到深入浅出,既取决于其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也取决于其对现实生活有无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录制前,主持人要与嘉宾沟通,了解其主要思想以便在镜头前对观众可能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或解释,并不失时机地将专家的观点圈点出来,充分发挥好专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目前,央视新闻频道和东方卫视都能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用字幕方式及时滚屏出现,以便让观众更同步、直观地了解嘉宾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

  一个优秀的栏目,不仅需要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与一批权威嘉宾的互动,更需要一个有效运转的专家智库的鼎力襄助。

  随着世界变化的多元与迅捷,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需要众多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迅速做出评析解读,尤其对突发性事件的原因、性质、影响分析得越早,越有利于正确引领舆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运转的专家智库是当务之急。早在2006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原SMG)电视新闻中心组建伊始,即着手广泛搜集资料,聘请各界精英名流,组建国内电视媒体中堪称翘楚的专家智库。截至2010年6月,该智库已经吸纳3500多名各界精英人士,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军事、交通、环境、卫生和媒体等众多领域和行业,其中上海本土专家和外地专家几乎各占半壁江山,这些智库成员大多为各领域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4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各种形式为电视新闻中心的各档节目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嘉宾与专家资源,使其不仅仅在常规的新闻节目中凸显优势,更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挖掘嘉宾与专家资源的附加值,使这些“外脑”更有效地为新闻传播所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参与策划。针对不同栏目,建立相对固定的策划班底,让有兴趣又有思想的嘉宾参与到节目的选题和策划会上(如央视的《艺术人生》《环球时讯》等),使嘉宾从走进节目核心。

  (2)阅评参考。专家库既有众多适合直接走上电视屏幕的人士,也有因地域、时间,甚或形象、语言等条件所限而无法上节目的人士,可以分门别类采取定期约稿的形式,邀请他们为节目把脉,提交阅评意见,搭建一个嘉宾与中心各层面交流的平台。

  (3)名家课堂。电视媒体工作者每日匆忙不定,经常性的充电和开拓眼界非常必要。不定期地从嘉宾库中寻找合适的人选,就某个话题举办讲座,既增长见识,又拓展思路。

  (4)定期沟通。邀请嘉宾定期地与编辑、记者进行座谈,尤其是在节目形态、节目定位、节目改版、节目包装方面的献言献策显得尤为重要。

  (5)特别顾问。筛选一些特别优秀的嘉宾作为中心的特别顾问,为节目提供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尤其是为中心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6)兼职评论。在嘉宾中建立和培养一支相对固定的评论员队伍,提高节目质量,挖掘节目深度。

  一直困扰我们的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很多,但思路清晰、导向明确、谈吐自然,适合上电视新闻能够现场评点的优秀嘉宾却并不多见。有些嘉宾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是所在领域的权威人物,但作为电视嘉宾,能够出镜头、上台面、谈得精彩,还需要有一个不断打磨培养的过程。

  实际上,名电视栏目、名节目主持人、权威嘉宾、专家智库,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只有其有机组合才能打造出电视栏目品牌,也才能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界应该为之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

  谢春林:《重大电视新闻的专家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8期

  汤天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演绎中国式新闻改革》,《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1期

  孙宝国:《试析电视新闻访谈的差异元素》,《北方传媒研究》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根据这些形势变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将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结合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新闻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理解、分析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新闻案例教学法,概括地说,就是将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评论,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同时正确认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经过数年探索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新闻案例教学法的形式。

  根据授课内容和进度,随时将最近发生的新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理论和观点的新鲜例证,这是新闻案例教学法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例如:2010年11月,两家著名公司发生纠纷时,正好讲到《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这一节,于是这一事件就成为最新的教学案例,学生们很感兴趣,对教材中的理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隔一到两周,笔者在课堂计划内容讲完后,会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前段时间发生的新闻和热点问题进行简要的串联回顾,并进行要言不烦的点评。比如2011年5月1日,禁用面粉增白剂、室内公共场所禁烟、醉驾入刑等一批新法规正式实施,而在此前后,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关于禁烟的争论非常热烈,各地都出现了首例醉酒驾车案件。针对上述系列新闻事件,教师可以对此评论说,新法规的实施体现了对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关注,但能否取得实效,有赖于国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举措,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回顾这些新闻的评述,如果与当前教学内容有关(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述评应该详细深入些,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如果与已经学过或以后要学的内容有关,可以相对简略些。

  首先,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出现后,及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评论。许多热点事件,内涵很丰富,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就像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一样。这种新闻案例分析,可能与当前教学内容有关,也可能关联不大。像药家鑫肇事杀人、“我爸是李刚”等事件,折射出道德、法律、社会结构、价值观、荣辱观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要尽可能全面地解析评价,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达到教育目的。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热点新闻事件。这是第三种教学形式的拓展延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对新闻事件和热点进行分析评论。比如,今年全国启动省、市、县、乡换届选举,一些地方出现了“独立候选人”,要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他们的讨论,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哪些倾向性问题,如对西方选举制度盲目推崇等,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析事明理,使他们理解、接受主流思想和观点。

  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新闻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是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有区别。在案例教学法中,有的案例是新闻事件,也有很多是“旧闻”故事。案例仅仅是课堂理论的论据例证,没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而在新闻案例教学法中,案例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具有鲜活的时效性;案例既可以是理论观点的例证,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讨论主题,与授课计划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案例教学法与它有一些差异。形势与政策是一门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侧重把握一些宏观知识;而新闻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评析,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正确看待新闻事件。

  时效性。新闻案例教学法用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鲜活生动,能吸引学生兴趣。以思想道德修养问题为例,给学生介绍的典型人物,最好是近期媒体宣传报道的人物,或者是近一两年“感动中国”评选出来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更多地体现着时代精神,给学生的印象也更深刻。

  思想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往往引起人们的热议,这些议论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偏颇、错误。以新闻作为案例,就要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参与性。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求新求异。组织学生讨论新闻案例,他们更愿意参与,积极发表看法。例如组织关于就业、房价、强制拆迁、官员贪腐等事件问题的研讨,学生会感兴趣,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灵活性。新闻发生后,教师第一时间将其引入课堂教学,打破了原来的授课计划,课堂教学更为灵活。有很多新闻可以作为独立的讨论专题,这比起刻板地按照教案授课更加灵活,也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新闻案例教学法很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对新闻保持高度敏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关心新闻和社会政治问题,多看报纸,经常上网,积极搜寻最新的教学案例。教案和课件要根据新闻发生的情况随时进行更新、调整,甚至同一章节的课,上午在第一个班用昨天的新闻作为案例,下午到了第二个班,案例就换成了今天中午的新闻。

  其次,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分析评论。要想讲深讲透,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熟悉思想政治课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另外,也要多看报纸和网上的评论文章,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再次,善于将新闻融入课堂教学。新闻案例教学法中,新闻事件可以单独成为分析研讨的主题,这会产生一个问题:思想政治课自身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新闻案例为讨论主题,会打乱这门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合适的安排,并善于对授课内容和时间做灵活调整。

  最后,要有引导多元思想的能力。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多层、多变的特点,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对同一事件,不同学生的看法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如何以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观念引导多元思想,扩大思想共识,需要教师坚持主流舆论,树立正确导向,并对各种思想观念有所研究,提高辨析能力。否则,案例讨论很容易变成辩论赛,各方固执己见,驳斥不同观点,便无法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k1体育,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获得诸如“《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等赞美之词,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为中国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改革思路。

  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曾在《宣传心理学》中说:“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是几乎不能产生影响的”。①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解释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主流媒体想要发挥主流影响力,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解释权。所谓第一解释权,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基于以往业绩所获得的公认判断,即受众心目中对一个传媒解释、分析、判断能力和水准的判断;也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利,而是因为一个传媒的解释、分析、判断与事件实质、历史走向的相互印证,在人们心中赢得的信服。②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历经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出现则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它们在促进传统传播媒体变革与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在新的信息传播运作机制下k1体育,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于事实中的真谛,以有形意见的形式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才是一个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李良荣在2008年对我国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新闻学盘点时说,“这个盘点所显示的是中国新闻业新的传播生态。这个新的生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处在一个全球性的传播状态下;第二,处在风险的传播状态下;第三,处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态势下,人人都拥有传播平台。”③这三种传播状态,不仅对及时、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也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第一解释,占领舆论高地,增强舆论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争得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危机传播中消除恐慌稳定民心、在网络传播众声喧哗的信息证实危机中提供价值和权威。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前瞻性的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并意图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文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采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符号共享的综合传播形式,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为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创造出了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构建了更为活跃的线》目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其明确的节目诉求“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展现了作为主流媒体对第一解释权孜孜不倦的追求。第一解释权,并不因为某个传媒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就自然获得,也不会因为其曾经拥有这样的解释能力和业绩就永远拥有,需要通过传媒不断的努力和其实践效果来保持。

  谁在解释?《新闻1+1》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到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新闻1+1》起用了资深记者出身的白岩松作为新闻观察员,他擅长通过专家一样的评论和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独特的意见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风格自成一派。董倩作为一名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重量级节目中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她能对节目进行有效掌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引导受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平衡整个话语场。一位极具个性的新闻观察员与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主持人的搭配,足以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期待和公正。同时在遇到专业性强的选题时,节目组对各个领域外援专家的火线引进,体现其在解释权威性上所下的工夫。比如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锡锌就是《新闻1+1》经常引进的特约评论员,他能在有关国家政策及与法律有紧密联系的议题上做出全面、准确和权威的解读。

  解释什么?《新闻1+1》在节目内容上,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致力于“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对于这三大类话题的解读,评述路径既有交叉,又有各自具体不同的侧重点。《新闻1+1》对时事政策的解读着重在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和民生、民情的影响力分析与专业化阐释,比如2010年7月13日的节目《地产调控:说得清楚,才调得明白》,面对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将面临调整的消息,公众只能无奈地选择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新闻1+1》不回避敏感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最新政策消息的展示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地产商的采访沟通,不仅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政策误传背后的种种原因及房产调控的艰难与复杂,还道出了民众的担忧、恐慌和期待,并一再表明房产调控已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坚持,需要从政治性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市场性方式;公共话题的解读着重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撇开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链条,主动充当话题的意见领袖;对突发事件的解读着力于深入拓展事件信息,对其未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做出有根据的预见性前瞻。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推出了四期节目,通过与前线记者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沟通,及时详细地解析了灾区目前的状况、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救援的进展及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并提出未来除了生活的恢复外,更要思考在应对地质灾害方面如何进步。

  如何解释?《新闻1+1》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节目常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积极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漫画来增强传播效果。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为演播室节目的观点提供论据。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在节目形态上,《新闻1+1》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两人分担不同的角色,主持人董倩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会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积极的反驳或补充,引发公众多方面的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会运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及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入解读新闻事件,点明事件本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建立一个双向互动的舆论场。在评论策略上,《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做到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重合,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同时在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的基础上,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力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客观、深入、精辟的第一解释权威。

  解释的实践效果。《新闻1+1》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该节目2008年~2009年收视率比新闻频道平均收视率高出48%左右。与此同时,《新闻1+1》通常会引领其他传统媒体的关注热点,其观点也大量地被传统媒体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转载引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1+1》的网络影响力非常巨大。在百度“新闻1+1”贴吧中,可找到相关帖子1253个。其中主题223个,帖子1030篇。新浪新闻中心有《新闻1+1》的栏目专题,土豆网和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也收集了大量的节目视频。在CNTV《新闻1+1》也有自己的栏目专区,供网民观看直播或点播。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博客及论坛帖子,在这些自由的空间里,网民们抒发心意,留下了许多真实的记录。比如有网友如是说:“《新闻1+1》这期节目挺好,说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国家不会很好地解决,但现在太多媒体不敢讲线中国传媒百强年会”《新闻1+1》荣获栏目创新贡献奖;2009年6月,《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中,《新闻1+1》也被评为了“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之一;2010年1月腾讯网第二届“影响中国年度华语传媒盛典”,《新闻1+1》获“年度栏目”大奖;2010年3月,第11届“中国电视榜”,《新闻1+1》节目获得“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拿下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这些奖项不仅仅代表着荣誉,也体现了社会和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敬意。

  建立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既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手段,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迅速及时、参与互动,很难说自己可以一直是第一报道者,而仅仅让受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媒体竞争中也已经不具有优势。就受众而言,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面对被信息海洋淹没的危险以及频发的由于网络公信力缺失而导致的信息证实危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该事实发生的性质、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不少媒体都在重视和加强新闻评论,推出了大量的评论专栏(栏目)、专版和专刊,力图做到“运用昨日之背景,分析今日之现状,预测明日之趋势”,及时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媒体态度,提供价值和判断,争得新闻第一解释权,通过对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解释和解析,来彰显媒体权威性、说服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现阶段的《新闻1+1》不仅是对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打造出了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也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正如曹景行所说的,“当前不仅要做最重要的新闻,也要做最重要的评论,就是要拥有第一解释权。你不解释,人家解释;中国不解释,外国解释;官方不解释,老百姓自己会解释”。如何把评论做及时、做深刻、做权威,争夺第一解释权,《新闻1+1》给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明了方向。

  ①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④黄继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范式与理念革新》,《现代视听》,2008(7)。

  在快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大量生产,为受众选择信息,增加了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深度及高度。新旧媒体不断融合,发挥着各自的优势,而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一改以往单一的传播方式,而是互动的全方位的为受众传播信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电视传播信息的途径之一,逐渐以个性化、平民化、多元化、即时互动,成为节目长久追求的目标。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和事实,以评论的方式向观众进行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评论不仅需要时效性,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和报道。新闻评论节目能否把握住新闻发展趋势,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节目的个性化塑造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节目结构体系,要突破从传统新闻的五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就需多角度优化评论选题,搜集新颖的、具有价值意义的题材,才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同等节目的水平下才会把握高质量的新闻,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选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节目的正常播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面对选题上,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以新闻时效性为第一要务。紧抓灵活多变的题材,及时跟进热点新闻事件,关心群众所关心的,寻找独特的切入点来正确解释新闻事实,引导群众舆论方向,最大限度地做到客观真实的报道,实现题材的新闻性和评论性。以《新闻1+1》为例,节目选题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来还原新闻真相、解读事件,力求以精、简和敏锐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如乙肝疫苗事件提出的关注婴幼儿生命安全,疫苗生产厂家的责任问题追究,到2014 年安全网络话题,每一个视角的出发都是抓住最新的切入点,探讨新闻事件的由头来引出事实背后不为人知的线、立足本土,挖掘民生新闻

  在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更加注重大众生活中的新闻。如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栏目中的民生新闻易于被观众接受,并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理共鸣。地方电视台没有权威的消息来源,只有走差异化的道路,关注百姓身边的事,对日常生活进行加工提炼,表达群众的意见,反应群众生活,达到新闻教化的社会功能。但是地方台又不能仅仅囿于当地新闻,适时适地尝试大视角的选题,可增加不同地域的受众,产生心理的共鸣。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在立足本省的实际情况下,关注百姓身边事,选题涉及时政、民生、社会、法制等方方面面,而且每个选题都具有典型性,并能很有效地进行议题设置来引导舆论。2014 年12 月3 日和4 日连续报道“杭州廉价牛肉”,揭秘廉价牛肉背后线 日报道杭州公交车劝阻吸烟被打事件到12 月26 日报道12306 泄密事件调查事件等,一系列深入报道,涉及范围广,报道之深满足了不同领域观众的喜好。

  2003 年“非典”事件触动了我国媒介的变革,触动了百姓对重大事件的知情权的呼声,致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选择议题上侧重在关注贫困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来反映倾听百姓心声,打造节目个性化的诉求,提升节目收视率。

  由此,电视新闻评论须在选题上深下功夫,更要注重效果,讲究方法。利用电视媒体声画合一,声画对位的优势,使报道给观众现场感、立体感,树立电视节目的权威性。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的视角,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评论发言人的立场和电视媒介的公开发表的倾向性评论。往往都是以权威专业领域的专家作为评论员。但随媒介融合的趋势加重,受众的碎片化、个性化和即时互动,个人的权力话语权越来越被重视,使电视新闻评论进入全民发言的时代,不仅仅要满足受众的信息“知晓权”,还要满足受众对新闻的话语表达权,使受众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与尊重。

  观众对节目满不满意直接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收视率。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从百姓的实际出发,听取百姓的观点,少些高端的新闻,多关注民生,才可贴近群众生活。此外,还需充分利用“以情动人,以情载理”,体现新闻的人性关怀和思想。《新闻1+1》在节目的评论上力求贴近大众。2014 年10 月14 日,《新闻1+1》做了一期题为《“千万”别报什么专业》节目,根据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和高考填报志愿难的社会话题,侧面反映了节目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时事热点的分析。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平民化趋势,让电视新闻评论制作更加具有挑战性。新闻媒体在做好国家党和人民的喉舌外,不能单一的走时事新闻的发展道路。如《马斌读报》是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一般选择前一天的某些关注度高、争议较大的新闻事件加以简单的评述,进而表达本台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以娱乐化的方式进行讲述和评说,来反映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身边的点滴,客观、公正地呈现故事原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把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统一体,履行好节目敢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发挥舆论监督的服务意识。

  “代民立言”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讲述故事真相,还原事件的本质。如《新闻1+1》在2013 年12 月20 日播出的《垃圾短信,该彻底治治了!》,2013 年手机短信状况(上半年)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平均每周接收短信35.9 条。节目通过对群众的街头采访,让我们对国内三大手机运营商提出质疑。随后节目连线,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这条新闻说明,节目评论的深度加深了观众对事件的看法和质疑,也增加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节目还对受众提出建议,在点对点的信息传播中要时刻注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新闻评论的好坏,影响到媒体公信力的建立,站在受众的立场发言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正确引领舆论场的方向,提升节目质量,传达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主持人作为电视新闻评论主体,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中心和灵魂。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具有亲和力的平民形象,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新闻现场还是电视主播间,主持人都是新闻事件的引出者,其情感和思考对节目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内涵、修养和智慧是电视评论个性化特征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在于意见的传达和主持人观点的表述。主持人需要历练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与实践基础。《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的平民个性和亲民风格,是此前这个节目长盛的因素之一。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期待说明对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的肯定。主持人在解读信息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他们在分析、评论、判断热点事件和公共话题时起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在关键时刻能够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本质的需求。所以,新闻评论节目个性和主持人独特的涵养对节目的形象塑造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媒介之间的融合升级,使电视借助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数字技术,开始了对传播渠道、报道方式的高度整合和深度融合,对新闻事件也开始进行全天候的实况转播,增加了节目与民众的互动性。如《新闻深一度》是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从现场和演播厅进行连线转播,观众还可以在微信与微博对事件发表留言和看法。加之,节目官方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兴起促进了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应对受众的多元化选择,电视新闻评论优化节目要重视观众的参与互动,主动传播新闻信息。如《新闻1+1》和《新闻深一度》往期可以在网络上播出,并且在官方微博更新节目每期的话题,还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公众账号和扫描节目官方二维码,与粉丝即时互动交流,让观众表达不同的观点立场,使节目鲜活有趣,提升节目空间,以此来引导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

  在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坚持个性化的品质追求,积极打造亲民的节目类型,摆脱自身束缚,引进新鲜血液,自主创新,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结构,与观众积极互动,发挥主流媒体的特色,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打造一流的节目单元和主持人,提升节目整体素质,在同质化的媒体浪潮中,优化节目和新媒体融合,提升节目形态,实现权威媒体的自我目标。

  ③王一兵,《谈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J]《. 当代电视》,2009(12).

  ④彭庆红,《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J]《. 新闻传播》,2012(3)

  ⑤郭艳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探析——以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为例》[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4)

  ⑥陈爽,《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