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k1体育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3-09-15 07:33:37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消息的不同任务在于电视消息重在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多种形式,包括评论员评论、电视论谈、电视述评、编后话等。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有以下几项:

  新闻评论类节目针对新闻事件、事态进行论述、评议,表明电视机构的立场、观点,达到及时“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评论性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又和消息类新闻有所不同。消息类新闻的优势在于消息的新、快,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新性,评论性节目更侧重于挖掘新思想、新观念,在“新”的前提下讲求时宜性。

  社会性即是节目的群众性。评论论述群众关心的问题,大都是“热点”、“焦点”等问题,也常常是解决起来较麻烦的“难点”问题。惟其热,惟其难,观众才关心,才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成为人们最热衷、最关注的线)政论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好坏与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具有科学性有关,只有以事实为本,评论才能有的放矢。新闻是基石,评论是旗帜。新闻的力量在于摆出事实;评论的力量在于讲出道理,而且还要讲得精到,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典型性,论证要强调科学性与准确性,要论述正反两方面的道理,论证的核心要善于具体分析,层层剖析,不能片面武断。

  电视台是社会舆论机关,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它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发表有见解的、旗帜鲜明的评论来实现的。评论通过自己鲜明的观点和透辟的分析帮助群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也是舆论宣传的目的所在。

  电视新闻评论以电视这一媒介形式为基础,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产生到发展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也曾经深深依赖于报刊评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内容主要以报刊评论为主,甚至在形势下几乎都原样照搬。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新路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我国电视新闻起步时,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都是由播音员口播,缺乏电视特色,也缺乏评论的深度。长期以来,评论一直是电视新闻的薄弱环节。从50年代起步发展到现在,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过3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电视短评、编后语为主的阶段,电视评论基本上沿袭报纸广播评论的模式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播读;第二阶段是画面配短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阶段,评论语言多是报刊风格,在播音员播报的同时配合一些画面;第三阶段则是探索有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时期。近几年,电视屏幕涌现了一批有电视特色、有深度的评论,扭转了电视言论缺乏水平的局面。《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成功,解决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困惑,走出电视评论缺少形象特点的困惑,得到了新闻界与社会公众的认可。

  (一)20世纪50年代末到结束。我国的电视发展以及整个新闻界在过程中遭受了重创,电视也未曾幸免。在当时,电视一方面受到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社会上极左思潮的泛滥,有言论思想诸如“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这样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就是报刊、新华社评论稿的翻版,即以口播形式重复上级的指示以及纲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报纸上,而其形式则是以广播电视的播发方式为主,即形式上是以电视播音员的口播形式传播报纸上的内容,其强调的主要是“听”这一功能,与广播大同小异,忽略了电视本体上“看”这一功用,极大地削减了其内在价值。

  (二)1980年7月央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一直到90年代初。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电视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也发展到了“自己走路”,“大干快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观察与思考》之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播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及视角更丰富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福建电视台《记者观察》、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BTV夜话》等等。这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优势突出,声画视听功能齐备,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也大大增强了新闻评论的效果。然而客观来看,这些节目主要以新闻述评为主,述是主体,评只是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笔的作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把握不够透彻,另外,在电视同期声、印象、屏幕文字以及解说词的运用上仍显得混乱,没有有效的突出其优势与功能,利用率不够。

  (三)以1993年5月和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陆续开播为标志到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进入全面发展的成熟时期。特别是1994年4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使电视评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震动”与带动了电视新闻界。自此电视新闻评论这种栏目形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地方台层出不穷,展现了勃勃生机。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评论节目的制作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核心就是追寻电视语言的本体。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逐步摆脱报纸、广播评论的阴影,充分发挥电视立体信息传播优势,走电视自己的路,即逐步实现评论节目电视化的过程k1体育。加强评论性节目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需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方面。评论性节目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注重对崇高思想的升华、提炼,进而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加强评论性节目对提高电视机构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机构要想成为舆论中心,产生社会影响,必须要有自己的言论。

  无论是《焦点访谈》还是《新闻观察》,都是以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取证、追踪,把即时的现场观感和理性的分析点评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出结论,并把论证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观众,从而将观点的静态阐述转化为“正在进行时”动态展示,在动态中开展采访和评论,边展示、调查、讲述事件过程,边进行分析和评论,也就是说将评论的过程巧妙地融入采访报道的过程之中。这种调查性新闻评论,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和介入,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实录调查过程,让过程说话。它是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重要表现。

  与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相比,在提供论据、展示论据并使之为说理服务的环节上,电视具有很大的优势。拥有现代电子采录设备和卫星同步传播的电视,能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纪实拍摄和形声一体的独特优势,以真实可信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再现事物原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电视多种传播符号的立体化信息传播,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论据与论证的多样化表现形态。传播者在评论节目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传播符号的整体作用,重视对各种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和综合运用,并使它们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从而增强评论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功效。

  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评论形式。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新闻述评从《观察与思考》开始探索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述评融合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创新,经过几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已摆脱了早期新闻评论的模式,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对这种新闻评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以及传播效果。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是我国电视从业者“电视意识”不断觉醒和加强,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挖掘,即电视语言自然回归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它符合了电视传播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适应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要重新对内容以及架构做一些新的规划,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内容构架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释的基础之上,评论的主体是论证,评论成功与否取决于论点是否清晰准确,论据是否充分,关键取决于论证是否条理清晰。优秀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因该做到分析深入透彻,逻辑脉络清晰,记者的现场采访和评述要与主持人的评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总之,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加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k1体育、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的力量,在于它的思想穿透力,理性的力量最终要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进入新世纪的报刊体育新闻评论更追求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体育新闻事件作深度解读,为公众提供“独家”观点、“独家”角度。

  选题,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年《新闻1+1》节目样本的分析,探究其选题的主要内容,总结其特点及成因。

  《新闻1+1》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第一时间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跟进评论,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容。

  我们按节目内容将其选题类型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文教、国际等。通过统计,可以发现,社会类选题明显占较大比重,文教、国际类选题则占较少比重。(见表1)

  表1显示,接近一半的选题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凸显了节目的人文关怀。如节目中多次报道食品卫生安全以及事故灾难这种社会民生问题,仅3月份就出现5次。例如,2010年3月24日播出的《地沟油:依然在“地下”?》,讲述了很多黑心厂生产地沟油,然后以比平常价便宜的价格卖到餐馆里,这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市场秩序,而且危害社会,呼吁职能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再如3月26日播出的《我的餐盒谁“做主”》,揭露一次性餐盒不合格的黑幕。节目法制类选题占到五分之一以上,政治类、经济类选题也达到百分之十之多,国际性选题只占了2.43%。2010年一共播出227期节目,国际性选题的节目只出现5次,分别是4月22日的《一个人和一个国家》、 5月25日的《中美:是对线日的《有的人过年,有的人过日子》、8月18日的《超级病菌的警告》和8月24日的《同胞 喋血马尼拉!》,即使这几档节目也多与中国有关。由此可见,《新闻1+1》的选题主要偏向国内,国际新闻少之又少。

  《新闻1+1》评析社会热点,解读突发事件的选题占得比重最多,为60.68%。(见表2)

  社会热点是指与人民利益和现实生活相贴近的问题,突发事件则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等。节目中出现较为频繁的热点问题有房价、食品、拆迁、教育、安全等。2010年,几乎月月都要提到跟房子有关的事情。如:一月份的《房市:“火”从何来?》,提到房地产市场的红火态势,房子多了,可是房价没有降下来。二月份的《海南:不是国际房地产岛》,指出有很多本地和外地人到海南购房,使得海南的房子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三月份《房地产:有法办?没法办?》,五月份的《房价:限购令,“降压灵”》,说的是,由于房价的上涨,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这种情况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台限购令等法规。七月份的《房租,又一个“绿豆”?》,讲述买房贵,租房也贵,涨幅由10%、20%,到50%,百分数越来越大,房租越涨越高,许多在外打工的毕业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房租上,不堪重负。再如有关食品的话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毒的豇豆》、《地沟油:依然在“地下”》等内容,以及涉及拆迁的《“拆迁条例”被拆除!》、《说了“拆错了”,就对了吗?》、《被强拆的“千年粮仓”!》等等,一系列节目都充分说明,社会热点是《新闻1+1》十分关注的重要选题。

  再有,对突发事件的解读也是其选题的重要内容。如玉树地震发生后,《新闻1+1》在一周之内连续推出了四期《玉树地震大救援》及《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共五档节目,对地震发生以后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救援措施进行了全面解读,对受众了解灾区情况起到了较好作用。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多日推出了《支援舟曲,支援舟曲》的系列报道,对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救援工作作了比较权威的解读。

  1.源于生活事件。如1月13日的《自行车:如何自行?》,广州市市长收到市民送来的自行车,以委婉的方式向市长反应自行车停车的不便。节目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评论,分析造成自行车停车难的原因。

  2.来自。如 10月1 4日的《“新政”下的“限购令”》,指出由于房价不断攀升,政府采取“限购令”,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期评论的内容就是“限购令”的颁布。

  3.源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5月12日的《找回逝去的爱!》,正值汶川地震2周年,节目播放了灾后重建的百姓生活,介绍了很多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家庭重新组合后又诞生了新的生命,找回了失去的爱。

  4.来自网络媒体。网络与《新闻1+1》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管是《新闻1+1》的选题来源,还是在节目中出现的各种资料,都离不开网络。如,2010年11月25日的《整容行业须“整容”!》,超女王贝整形出现意外不幸身亡,这则消息在微博上一经传播就引发社会大讨论。《新闻1+1》就这一事件进行了解读。节目中播放当地公安部门网站上的信息、关于王贝死因的言论。3月15日的《日记内外》,题材也出自网络。网上“日记门”,披露了日记主人某局长收受贿赂、的丑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媒体的内容,成为其选题的重要来源。

  《新闻1+1》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解读社会热点,分析产生原因,探求相关对策,把关心群众疾苦和需求贯穿于整个选题过程中。 如节目中多次出现的“民生价格”、“食品和生命安全问题”、“医疗”、“腐败”等词汇,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线.追求时效的同时,注重深度思考

  《新闻1+1》的选题时效性很强,大部分选题涉及到的事件都是近几天发生的,甚至是当天发生的。节目在追求时效的同时,注重深度思考,解读事件不忘提出自己的观点。节目在反映问题时,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一一解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如2010年11月25日的《整容行业须“整容”!》,除了探讨王贝的死因,还对王贝之死折射出的整个整容行业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监督体系存在的漏洞。时隔两天,节目又继续跟进,播出了《王贝之死:私了,公难了!》,进一步分析王贝事件的处理结果。

  目前,《新闻1+1》科教文类特别是国际类选题占得比重太少,分别只有5.34﹪和2.43﹪。因此, 《新闻1+1》在做好其他类型选题的同时,应该多做一些关于科教文和国际类的选题,使节目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引导的面更加宽广。

  《新闻1+1》在涉及一些案件报道时,评论的焦点大多放在其产生的原因、监督体制的缺失上,少有进一步的溯根求源,进行问责。适当的问责,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如2010年8月3日播出的《农村扫黑:斩草,除根!》,报道了两个村委会主任因涉黑而被拘捕。节目围绕这一事件展开,对两人为什么能当上村委会主任、村民为什么不敢说出来等问题,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责任追问。其实,节目完全可以对这类案件做一些深层原因剖析,以深化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k1体育,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新闻信息已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在寻找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各媒体纷纷转向第一解释权的争夺。所谓第一解释权,并不仅仅指新闻评论时效上的第一,还包括角度的公正、思考的深度、解释的力度、预测的准确度等。在媒体比拼观点的情势下,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能大大提高节目的含金量。电视时事评论员是观点的提供者和解释者,他们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引观众的砝码。

  作为“三名(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战略”的一部分,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曹景行、何亮亮、杨锦麟、阮次山等以其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的透彻分析与独到解读,成为电视业界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和电视明星。而这些评论员本身也成为凤凰卫视品牌要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独特的言论与独特的解读视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收视习惯。

  那么,一个称职的电视时事评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进而成为彰显媒体实力的重要因素?下面以凤凰卫视旗下一批老年时事评论员为例分析。

  面对每时每刻不断涌现且复杂多变的新闻事件,时事评论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孜孜不倦汲取新信息、新知识,尽可能涉猎各方面的事物,要具备多维的知识架构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评论中游刃有余、侃侃而谈,进而形成权威效应。电视时事评论员的权威性抑或知名度,直接决定着评论传播效果的好坏。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认为:“用权威的时事评论员的观点,用三言两语把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天机点破,将会起到观众看到发生什么而又知道为什么发生的即时新闻效果。”而一个时事评论员权威发言的基础是发言者的学识背景和生活阅历,“最好评论什么课题,就是某方面的专家。”“做评论不容易。评论员必须专精,尤其是国际课题,范围很广泛,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国际法等等,不容易评论。”

  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学历层次都比较高,他们都对某一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具有专业优势,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譬如何亮亮是卓有影响的国际问题专家,他侧重研究中国外交、军事、俄罗斯和东北亚事务,遇到国际新闻事件他常常能即兴进行独立篇章式的评论。阮次山是纽约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是政治评论专家。曹景行则善于解读国际时事及新闻。邱震海曾留学德国,擅长国际问题研究和分析,尤以欧洲内部事务、跨大西洋关系和中欧关系等为主,是欧洲政治专家。邱立本的美国经历以及对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亚洲性认识,使他在论及议题时,总是出奇不意地直指要害。这些评论员以深厚的底蕴为基础,以精英的视角分析和判断,为观众提供了即时独特的观点。

  电视注重即时效果,只有用即时性的语言方式,才可以吸引大家的关注。即时性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在一个事件出现的时候,受众需要寻求论点的指引和前景的判断。当人们看到事情正在进行的图像时,其实更想知道的是,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会出现什么后果,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就要求电视时事评论员在具备渊博知识和高度政治敏锐性的基础上,能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或者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发表独特见解,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和彼此的因果关系中找到最清楚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面对突发事件,评论员仓促上阵,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必须当机立断作出判断。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认为:时事评论员对大事件要能够及时做出反馈,要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不能一知半解;要在熟悉国际法和相关法则的基础之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预见,一个评论员要有预见能力;评论员不是总结心得,而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做出权威而精确的分析来。

  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都有一个共性,都是从学者转型到资深报人,再由文章背后的笔墨骁将转型到荧屏当中,他们都是经过媒体千锤百炼的杂家。正因为如此丰富的积淀,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才能在节目中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谈笑从容。当国际上或两岸有重大事件、突发新闻发生时,时事评论员石齐平、何亮亮等就能以精辟见解及不凡口才,从华人的角度与视野作出分析评论,并展望事态发展的状况,深入讨论事件的真相及内幕,解构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对日后发展的重要性,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和背景资料,使观众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和判断国际与两岸形势。如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等一连串的亚洲之行这一基本事实,邱震海在凤凰卫视20lO年11月18日《时事开讲》节目中表示,关于亚太格局存在两个事实,一方面是中国不断崛起,另一方面美国准备重返亚洲。中美两国需要避免冷战思维,运用智慧达成某种共识。这样,中国崛起与美国重返亚洲才不会矛盾。

  专业的学科背景和平面媒体的经验培养了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即兴口语能力,从而造就出较强的语言表达功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涂光晋认为: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员队伍是其最大优势。……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员基本都有长期的纸媒新闻评论工作经验。他们都有着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写过很多评论,做电视评论员无非是将他们的观点用声音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角色转换的难度并不大。

  保持对新闻和时事的敏感,注重对信息的搜集和整合,是时事评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都有丰富的平面媒体工作经历,如曹景行就曾任报社主笔、专栏作家以及香港《》的副总编辑。何亮亮有12年的平面媒体经历。在香港《文汇报》任主笔期间,主要撰写两岸问题与国际问题的社论,对大国政治游戏的注解,历练了他对国际政治的全面理解。阮次山也有20多年平面媒体的工作经验,曾任美国总编辑,美国洛杉矶中报副社长兼总编辑k1体育,台湾TaiwallNews副社长兼总编辑等。邱立本更是有38年的平面媒体经验,曾任职台北《》、纽约《》、兼任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总编辑等。杨锦麟赴港后一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先后担任多家媒体记者、编辑主任、主笔、杂志主编,亦是香港多份报章的专栏作家、特约作者。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历练了他们新闻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评论事件时对新闻尺度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因此对重大事件的把握和对谈话现场的控制都十分出色。只在办公室坐着的评论员不能全面有效地把握新闻事实,不可能做出深入、准确的评论。只要条件允许,凤凰卫视都会尽量派评论员到新闻现场进行工作。比如十六大、、汶川大地震、美国大选、台湾大选等重大新闻事件,凤凰卫视的评论员都在新闻现场。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引导社会舆论、干预社会事件、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弘扬正气、伸张正义、宣传美好、鞭挞丑陋的社会代言人。本文旨在分析当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之处,并为这种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的继续发展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评论;评论模式;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都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评论的作用之外,由于它传播的广泛性,受众人数的众多以及影响力,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地位。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较晚,自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最早的《观察与思考》到现在的《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地推陈出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以及网络评论的兴起,网络评论以其互动性、观点的犀利性等特点在评论领域掀起了一次新的革命,在这个背景下,电视为了应对网络的新挑战,推出了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在当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既存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又存在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在不断地创新。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处于老模式与新模式并存,同时不断向前探索的阶段。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上很泛泛,由于采用述评的模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在选题上没办法集中到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在选题上能切中社会绷的最紧的那根弦k1体育,评论针对性强,摒弃了传统模式的“范评”,回归到电视新闻评论“针砭时弊”的本源。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电视观众渴望有价值的新闻评论。随着现代社会新事物、新问题的增多,受众对于“判断”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信息的意义、影响以及处理方式,语义、评论、言论格外重要。因此,言论要达到效果,在选题上就必须切中社会最关注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提出契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问题,并在孜孜以求的追问中体现其独有见识和价值的媒体,才能真正形成与社会的良性共鸣,达到与观众情感上的深层共识。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力图契合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深刻的主流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予以关注,做到紧贴新闻,又不仅仅是新闻。

  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比,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在选题上就有所突破,摒弃了传统模式的陈旧的、中庸的选题方式,把评论的焦点集中到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上。

  在线》的选题比较集中,紧跟社会的热点话题,贴近民生,同时也能看出,在评论上《新闻1+1》是站在群众的角度评事议事,避免上传下达,大量正面评论的方式,紧贴社会的主流现象,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旨在针砭时弊,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相比,新型模式回归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本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采用“述评”的模式,所谓述评就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节目中大量的陈述事实,注重“叙述”而轻视“评论”,这样的评论过多的报道事实,没有发挥出评论节目的个性特点,过少的评论让节目失去了电视评论节目的根本职能。如《焦点访谈》一般在整期节目中,主持人只在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仅仅是开篇引题,结尾总结而已,总结的内容也只是单一的陈述事实,没有任何评论的信息,典型的“红烧头尾”。干巴巴的新闻事实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没有评论的评论节目也就显得很没有生气,观众想看的不是新闻事实,而是评论员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述评”是其典型的特征,“述”远远多于“评”。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不同,大大增加了评论的篇幅,如《新闻1+1》的评论做的很厚实,评论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新闻发生的当时,还会对长远的计划做讨论,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与传统模式比较起来,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的增加了,同时整个节目中,评论员和主持人的评论远远多于对新闻事实的陈述,陈述事实的片子都很短,言简意赅,说明事实后紧跟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评论,把评论的主要地位展现了出来,而叙述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观点和见解才是评论节目的根本,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充分展现了一个评论节目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发挥了评论节目的个性优势,用观点和见解吸引观众的眼球。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已经进入了“三名时代”即“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 如凤凰卫视核心竞争在于人才。以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为内容的“三名”战略使得像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这样的新闻评论员成为凤凰卫视评论的活商标。新闻评论员所具有的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快速反应解读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因果关系找到最核心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

  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在评论员的选择上有所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讨论的场,使评论更加全面真实,更有魅力。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在选题、评论内容、评论员以及时效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今后,新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不断创新和突破,逐步向融合化、开放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深度报道因为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做出的深层次的报道,因此,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选题要遵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是说选题要考虑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是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意识,敏锐地捕捉新闻素材,能够从表象的新闻事实从发现内因和预测趋势,具有前瞻性的运用理性思维,通过百姓的立场,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选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真实可信,又被百姓所关注,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通过百姓视角结合社会发展和党政热点,这样才能够做好深度报道的选题。

  对于电视深度报道,新闻画面的拍摄一定要及时和全面。按照新闻事件的要素,采取多种拍摄手法相结合,将反映新闻事件事实和揭示本质的镜头全部抓住。这也是深度报道的基础,否则在没有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镜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现场的镜头要尽量捕捉仔细和完整,在拍摄过程中要通过构思,抓取最具有典型价值、最生动真实的画面。要合理选取和运用新闻镜头,合理分配中心镜头和介绍镜头的比例。

  电视新闻是通过声音和影像结合的方式来动态传递信息的,受众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新闻信息的,对于新闻事件,也都是声色具备,现场的画面和声音完美的结合。因此电视新闻不可以只强调图像,而不重视声音,深度报道的声音应该更具有现场感,在电视新闻中,只有画面和声音结合才更显得真实,如果没有了声音,画面也会失去现场感和表现力。在深度报道中,强调新闻人物的直接声音,这样更线加强对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挖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题材,大多是问题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在采访中必须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记者要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做大量的新闻调查,把握基本的新闻事实。新闻记者在做深度报道的过程中,要抓住新闻事件的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揭露事件的本质,对新闻细节要充分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报道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既要保证站在全局和正确的高度,维护稳定局面,又要把握好事件的特殊性和本质,电视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有的放矢的报道,做到速度和深度有机结合。电视记者应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挖掘新闻事件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力度,满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需要。

  电视深度报道与一般的报道不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地讲述,而是必须在对新闻要素全面立体表现的基础上,做出客观、深刻和准确的分析与评论,要对新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逻辑层次等进行深刻剖析,阐释新闻主题及深层次含义,挖掘新闻本质。在新闻深度报道中,观众一直对新闻中的评论特别关注,因此在电视深度报道中适当地进行评论,既能配合新闻报道详细交代新闻信息,又可以对新闻本质进行深入分析,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的主要特点就是深入浅出。

  电视深度报道既要告诉观众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而且要通过适当的评述升华主题。深度报道中的评述的方式有多种,普遍的方式就是在新闻的前后加入评述,还有一些是专门的评论员,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采访的深入,评述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使观众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群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社会现象认识得更加深入全面、更为客观、理性。

  突出特色和个性是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要求,而主持人和记者则是深度报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风格是深度报道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要配备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的主持人和记者,用他们的魅力来吸引观众,通过他们的个性化的参与,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评述,允许他们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展现独特的分析、表达能力。用主持人和记者的个人评述来增强整个报道的积极性。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将客观和主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因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纪实,就事论事;也不能用主观意识来取代客观倾向,要将新闻事实和思考评述有机地结合,实现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它不仅打破了一般意义的新闻报道的束缚,而且为电视新闻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更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非常高。只要充分的掌握深度报道的规律,不断的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把握时代脉搏,就能够做好电视深度报道。

  [1] 罗哲宇.广播电视深度报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6

  一、关于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各类大众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载体,它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普遍存在地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表明态度,是各类大众传播媒介评论类体裁或节目形态的总称。”①而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和电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声画合一的传播优势,以形象化的论证阐明抽象的道理和主张,是新闻评论的电视化。

  与报纸评论相较,电视评论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首先,电视向观众呈现大量的现场背景资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可信,更加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电视评论能够挖掘出能展示事件中情感因素的细节,使观众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电视新闻评论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通过图像将形象化叙述和报道词、同期声的抽象化评述紧密结合起来,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评论”。

  新媒体的加入为电视新闻评论增添了活力与动力,促进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内容上,二是呈现方式上。

  在内容上,电视新闻节目评论对象的来源有两个渠道。第一是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往往是该节目人数有限的记者采访到的当地的数量有限的新闻事件,报道的范围十分有限,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加入,各地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全国乃至全球共享。记者编辑们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了解到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范围广泛了,与此同时,随着记者编辑们获取信息的宽度和广度的增加,看待问题的深度也有所提高,这不仅拓宽了新闻评论对象的范围,也提高了评论的质量。

  电视评论对象的另一个来源,同时也是现在各大电视节目热衷于采用的,即网络热议话题,网络上信息的海量化既是其优势也是劣势,纷繁的信息让受众眼花缭乱,真真假假对于受众也极具迷惑性。电视媒体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和“把关人”的原则,选取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或前瞻性等特征的选题进行评议,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网络热议话题说明该话题受到了网民的广泛关注,问题的焦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因而适合用来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对象。然而,网民们在网络上的发言众口铄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就需要对网络热议话题进行引导与整合,而电视新闻评论的高妙之处就由此体现出来了。同时在互联网上网民“快餐式”的浏览与阅读,使得网民很难深入思考,加之评论的随意性,普通网民的评论也大多停留在表面,而不当不实的言论也经常出现。相较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性解读,在网络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节目前期策划,“评”什么、怎么“评”,不仅仅是对是非的判断,更多的是综合审视,并透过现象看到更多的本质和更多的问题,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共性、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新闻评论时往往会从网友评论中选取有代表性或指向性的言论展现给观众,有时引用网友评论是作为支持其论点的论据,有时则是作为一种对比反凸显自身想表达的观点。而与网友的观点互动也是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融合的一大特色,“网络热议话题——电视新闻报道——网友评论——电视整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呈现方式上,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现在技术平台、播出平台的嫁接以及接收终端多样化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当前很多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合作,我们不仅仅从电视上获取电视新闻评论,更能从网络上搜索到。在电视上我们必须要看完整档节目才能看到所有的新闻评论,然而,网络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播出平台,它根据受众的需要,会将一期节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如一条条新闻等)分成很多段较为简短的片段,有时甚至会单独将评论的片段截取整合出来配上该评论事件的标题,这样如此明确的指向性,既方便了受众的使用也突出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通过电脑,我们还可以从手机、移动车载电视等接收终端收看到电视新闻节目以及评论,增添了其可接近性。有时,面对比较重大的、热点的话题或者是较为精彩的评论,互联网的网站编辑也会将电视新闻评论用文字加以整合并出去,这就为受到流量或宽带限制的受众们提供了低成本阅读评论的条件。

  下面,笔者以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节目为例,具体说明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每日新闻报》是一档新闻杂志类直播节目,该节目中新闻评论穿插其中,几乎每一条新闻播出后都有主持人或郑重其事的评议或家常似的聊聊或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观点的提出,但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这档节目分为这样几个板块:每日话题板块——节目根据热点事件(大部分为前夜或当天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提出一个话题,观众可编辑短信发表看法,随后在节目的进行中,电视下方显示观众发来的观点;第一评论板块——选取的话题多为舆论监督事件或者是较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这种具有冲突性的选题能让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在节目中展示部分网友在网络上对此事件发表的看法,主持人在展示网友评论时总会提出一些观点,随后有特约评论员对这一热门事件进行现场评论;今日热点板块——快速盘点各地重大热点事件;万千视界——部分或有趣味或发人深省的新闻,各地让人意想不到的新鲜反常事件,穿插一些主持人的现场评论;随手拍图——网友随手拍图(大部分具有较为深刻的人文价值、或是社会性民生类的),在节目播出的前一天,新浪官方微博上会公布图片,网友会对其进行评论解读,在节目播出时会展示部分网友的评论,主持人进行整合梳理并发表看法,极大的提高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微观天下——以新浪微博为媒介平台,选取当日趣味性较强的新闻或网络段子作为选题素材,再经编辑进行故事性的加工。

  此外,《每日新闻报》新闻视频的资料来源主要有4种渠道,分别是新闻协作网、优酷腾讯等新媒体推送、安徽电视台内部栏目制作新闻(多采用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栏目制作新闻)、地方市级台及消防等通讯员供稿。平均每天8—10条视频新闻中,新闻协作网与新媒体推送占据了80%的选取比例。②

  在节目的播出中,也十分巧妙的融合了新媒体新技术,演播厅中主持人操控面前的小屏幕,身后的大屏幕将小屏幕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在节目中,主持人划出较为重要的内容或是网友评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电视新闻评论的侧重点。同时,该节目不仅在电视上定时播出,同时在安徽网络电视、移动车载电视均有播出,也可以在手机等接受终端接收到,受众的接受渠道十分广泛,与节目的互动也蒸蒸日上。

  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是《每日新闻报》的一大特色,而该节目极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也说明了其成功之处。

  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扩大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接触面,选题范围不断延展,电视新闻评论从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传播符号,使得电视新闻评论更加生动形象,获得广泛的受众群。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不同的思想观点之间的碰撞与整合,加之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使得受众从心理上更加接受与亲近电视新闻评论。对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还有这么几个可供参考的发展方向。

  第一,随着微博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解信息的工具,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将节目中的新闻事件及评论概括式的在微博上并采用视频链接的方式方便那些想要观看更多评论的受众,有时还可以将评论内容以文字、图片等方式整理出来。虽然在微博时代,也有不少新闻节目开通了微博,但是其关注量却难以相得益彰,因而网络影响力也是微弱的,所以如何提升微博的知名度、打造节目形象进而凸显其新闻评论是现在新闻节目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评论领域越来越宽广,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因而电视新闻评论要想在新时代有所发展,突破评论领域的限制显得十分重要。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世界并客观的评述共享,树立敢想敢做敢评的理念,同时对于评论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加强,成为高质量的话语权主导者,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第三,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视节目还可以采取直播互动的方式。比如《东方直播室》新闻专题节目中就采用了巨幅环绕LED屏幕展现场外50位网友互动意见的方式,让网友发出各种声音、提出尖锐问题。这种类型运用到电视新闻节目中,一来可以让广大网友发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二来通过互动可以增强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心理接近性,让电视新闻评论不再只是评论员或者专家的冷眼旁观,而是全社会的大讨论;当然,这种安排比较适合运用到比较大型的新闻专题或调查节目中去为评论增添活力,而对于小型的如杂志类新闻节目等中则碍于时长以及话题的多元化等因素的限制并不适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今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是电视新闻评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应充分利用与融合新媒体使电视新闻评论的未来更美好。

  ②谢梦娇,《电视社会新闻栏目的新闻生产——安徽卫视〈每日新闻报〉个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3

  湖北日报要办成国内一流大报,必须有开放的视野和胸襟,除了关心“湖北事”,还要关心“国家事”和“天下事”。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从每天发生的海量国内外事件中,筛选出最值得关注的“国家事”和“天下事”,通过精心加工,制作成丰盛大餐,呈现给广大读者,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了解大事,把握大势。我们认为,精彩的时事新闻报道,应该突出策划创意,坚持内容为王和读者本位相结合。据此,我们分别提出了如下编辑思想。

  国内新闻:深入解读大政方针,关注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回应民意民声,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追踪热点新闻、突发事件,提供权威、及时、全面资讯,为读者释疑解惑;介绍兄弟省市各领域的改革创新举措,服务读者,启迪思维,提供借鉴。

  国际新闻:体现热度和深度,让读者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国际大事,纵览天下风云。同时充分发挥本集团及省内人才优势,以湖北人的眼光审视热点事件,分析国际大势,发出“自己的声音”,力求国际新闻本地化,增强互动性、服务性、吸引力和影响力。

  为了把主要新闻做全,我们努力扩大选稿范围,放宽选稿视野,不仅关注新华社电稿,也适当关注外网稿件:不仅关注重大事件,也关注百姓生活:不仅关注政经要闻,也关注社会、文教、军事新闻:不仅关注主旋律新闻,也从正面角度关注“负面”新闻。力求稿件类型丰富多彩,内容软硬结合;力求突出关注民生,彰显百姓情怀:力求反映一个多元、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为了把重要新闻做足,我们在国内和国际新闻版面分别设计了“今日关注”和“环球观潮”两个头条栏目。聚焦当日热点事件和话题,板块化操作,组合式呈现,主体消息外,配发新闻背景、新闻分析、专家观点、网民声音、图片图表等相关链接,体现深度、权威、大气,体现互动性和客观性。

  我们充分发挥部门每个人的积极性,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综述、解读和点评,形成了一批“自选动作”稿件。比如,1月1日,我们自主编发了《欧元正式流通十周年》的消息,同时撰写了《欧元,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的评论;1月3日和4日,我们分别撰写了《美伊角力出牌不摊牌》和《叙利亚危局阿盟能破么》的头条新闻综述;1月5日。我们为幼儿园禁收赞助费的头条撰写了《公益教育政府有责》的评论,当天还刊发了编辑自主选题稿件:《从广告插播电视剧到广告包围电视剧“限广令”清洁荧屏遇阻》;1月6日,我们针对网络购票给部分农民工带来不公平撰写了评论《莫成难越的沟》;1月8日,我们策划了服务性组合头条《46年来最早春运启动》,当天还刊发自己撰写的评论《美国的盘算能如意吗》,对美国新军事战略作出解析。也许,我们的编辑加工还显得粗糙,我们的声音还很微弱,但是我们会坚持不懈,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学习,锤炼队伍,打造湖北日报会选稿、精编稿、能写稿、会组版的时事报道团队。

  3.深度整合加工,用足用活新闻资源。我们推出了《周天下》时事新闻周刊,每周五刊发,以软为主,软硬结合,增强可读性和耐读性。1月6日,我们刊发了第一期《悬念2012》,对世界经济、欧债危机、中东动荡、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主要国家大选等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和预判。

  为了落实以上做法,我们坚持策划为魂,集中智慧办报。改版后,我们每天下午3点开始上班,利用一个小时浏览主要新闻网站,比较点评当日本报及同类外报,阅读新华社电稿并初步选稿。4点钟,我们集中召开策划会,交流学习外报外网体会,研究次日头条和言论或周刊选题,力求打好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