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海到上岸 一对父子在狂风巨浪中擎了啥?k1体育

发布时间:2023-09-12 05:14:40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艰难困苦,当遭遇生死劫难,面对生命的天平k1体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砝码,也都有选择生的权利。1996年8月19日,刘凤忠、刘桂胜父子俩在生死抉择的时刻,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毅然决然地伸出援手,救出了“61个阶级弟兄”,海浪中高高擎起了“见义勇为”的旗帜。

  7月17日,在烈日和海风中,记者再次见到刘凤忠父子,一叙27年的岁月沧桑。

  “见死不救,那算啥人!”81岁的刘凤忠坐在轮椅上,27年后再说这句话的时候,站在身旁的刘桂胜挺动情。

  当他和儿子桂胜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救下61个人的时候,心里默念的是这句话;在面对被救群众的千恩万谢时,他说的是这句话;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的还是这句话;在各种表彰会上,他说的仍是这句话。

  刘凤忠、刘桂胜父子是柳赞镇柳赞三村的渔民。1996年8月19日的午后,天气突变,平静的海面瞬间风大浪急。正在捕鱼的父子俩面临危险,立即驾驶着“冀滦渔4074号”木质渔船返航。

  途中,他们发现远处有一条船,凭着多年的经验刘凤忠判断:那船出事了!“快!加足马力靠上去!”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船跟桂胜说。刘凤忠的判断没有错,那条3人驾驶的渔船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更令人心焦的是,船上除了船主、船工3人,还有58名赶海人。

  这条船来自柳赞镇蚕沙口村。那天早晨,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时属唐海县九农场以及一家造纸厂的员工和家属共58人,登上了这条渔船k1体育,看海天一色,观鸥鸟翱翔,挖肥美蛤蜊……开心地去赶海。没想到午后天气骤变,海上一片狂风巨浪。船主赶紧聚拢大家登船返航,40分钟后,风力达到了7级,海浪疯狂撒野,波峰浪谷间艰难前行的小船,一下支持不住了。海浪拍打甲板,船舱积水越来越多,很快就到了人的腰部,船头开始下沉,人们惊恐地挤在一起,绝望地呼救。

  当看到船上高举的手臂,听到求救的呼喊,刘凤忠心里一惊: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他心里没了底,因为救人很危险。“见死不救,那算啥人!”“救人,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关键时刻,父子两人凭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驾驶技术,父亲把好舵,儿子持缆绳,小心地靠近对方。这时如果两条船靠得太近,容易撞到一起,可能船毁人亡;如果太远,遇险者跨越上船容易落水,这个尺度极难把握。

  刘凤忠做到了。在合适的距离,他“命令”儿子抛出缆绳,把两船连接在一起。一个,两个,三个……十几个人顺利来到了刘凤忠的船上。这时巨浪扑来,刘凤忠只好让儿子先松开缆绳,驾船在遇险船旁打转,等待时机再靠近。经过20多分钟3次抵近救援,61位遇险群众终于全部成功转移。

  但救援并没有结束,因船小人多,吃水已达极限,离岸边还有20多公里,稍有不慎就有倾覆的危险。父子俩全神贯注,迎风破浪谨慎地驾船向码头前进,直到船靠了岸,他们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救了61人,这是壮举!这个数字与著名的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巧合,很快,通讯《又一曲“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刊在《唐山劳动日报》的头版头条,各级媒体形成了宣传高潮,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父子俩获得了很多荣誉,刘凤忠连续两届当选为唐山市人大代表,刘桂胜当选为滦南县人大代表。事后他们还是过着渔民的简朴生活,因为一些原因,他们甚至不再出海。刘凤忠7岁的重孙子刘佳鹏说长大了不想打鱼,“我要当海军!”有志气的他k1体育,将来或许会比太爷爷“救”更多的人吧。

  2012年,唐海县撤销,成立曹妃甸区,柳赞镇划归其管辖。当年的救人者和被救者,不仅有了一个共同的“生日”,还真正成了一家人。

  两地是一个海,两家是一家人,把滦南和曹妃甸紧紧连在一起的不仅是一条海岸线年来,刘凤忠的那句话,任凭狂风巨浪肆虐,仍毅然“挺立”在这片海域。

  道德花开,润物无声。在刘凤忠父子的感召下,见难必帮,遇险必救,该出手时就出手,滦南县见义勇为的事迹层出不穷。

  2010年10月1日,一艘大型渔船加满油后,又加装了1200公升柴油,准备出海作业,突然电路发生故障,情况危急。正在附近的丁加林接到求救信号后,迅速赶到现场,和桑树军等临危不惧处理了险情,使临近的50多艘渔船免受波及。

  2014年1月5日,滦南刘志强等人在南湖勇救落入冰窟的3个年轻人,央视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他们被评为唐山市“见义勇为模范群体”“河北省第十届见义勇为英雄”。

  滦南县连续开展了十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优中选优推选出了冒死勇救多名落水船员的杨晓东、驾船驶向失火船只救下7名船员的杨其芳、在狂风巨浪中救出7人的姚建军等19名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凝聚起新时代的“滦南力量”。

  再访刘凤忠、刘桂胜父子,与其说是回望当年救人的壮举,不如说是寻找一种世代传承的精神。

  唐山渔民海上救援义举自古有之。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如在海上遇险,桅杆上高高挂起的竹篮就是求救信号,附近船只一旦见到,定会施以援手。岁月变迁,如今海上遇险求救和救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传承。

  与刘凤忠父子同镇的蚕沙口村民朱振江永远也不会忘记,1974年冬天,他父亲与村民出海遭遇冰冻,靠着部队直升机投放食物才挺过了数天,最终全部获救。“我父亲常说是党和国家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我们只有多行义举、多做善事,才能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朱振江说。

  朱振江是唐山市近海救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曹妃甸分会会长。自2019年起,他所在的曹妃甸分会义务参与60多起海上救援,成功救起30余人、20多艘遇险船只k1体育。

  2022年12月10日夜晚,在龙岛附近有一艘渔船不小心碰撞礁石,船体出现裂缝漏水下沉,船员随时有生命危险。朱振江他们接完电话就出发,成功使船脱险。

  今年6月,两名游客遇险,一人落海,一人随小艇被浪卷走。那里有几十米深、几百米宽的大海沟,两人危在旦夕。霎时,朱振江安排3艘快艇从不同方向出发,最终把人救回。这样惊心动魄的救援,他们团队经历了太多次。

  了解、熟悉、研究这片海,朱振江成了名副其实的“活海图”。随着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民间近海救援力量不断壮大,又与海事、渔政等部门互联互动,能有效预防、处置海上突发事件,我市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全面提升。救援队员都来自附近村镇,大多为渔民,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不畏险阻,只因心中有大义。如今,该团队已成为当地海上救援的重要力量,朱振江本人多次荣获区级“文明标兵”和唐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先进个人”称号。

  刘凤忠父子和朱振江团队,传承、践行见义勇为的精神,只为保这一方海域平安。

  魏召文记忆力非常好,说到兴奋点上,两道寿眉都会抖落出故事,就像85岁的“老小伙子”,人称“老魏”,他说“党报人总是年轻态!”

  说起刘凤忠父子的事,他记忆深刻。当时报社大力宣传,以消息、通讯、评论、专题等多种形式进行推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那时老魏刚到理论部不久,他认为报道英雄的事迹不少,但缺少理性高度。他觉得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道德建设和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都应由此而有答案。于是,他写的《高举这面旗 高唱这支歌》见报了,文章指出,刘凤忠父子的言行,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修养的最好体现。

  作为大钊故乡人,老魏的长辈和大钊先生颇有交集,这让他心里定了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报社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当主任,老魏始终没有离开过“三农”。“宣传党的政策,为农民说话,替基层着想”,老魏说这是他的职业操守。

  30年间,他写了大量“三农”的稿件。当年交通不发达,采访时走路、骑车、坐长途班车是家常便饭,辛苦程度难以想象,他却跑遍了冀东的农村,行程超过5万公里。

  老魏有知识分子精神,治学严谨。他是一位“专家型记者”,非常痴迷学习,用4年时间通读了《资本论》,还做了重点摘抄,汇集起来足足4大本。这使老魏有了深厚的底蕴,在抓热点、重点、难点,写有力度、有深度、有影响的稿件时得心应手。

  “李大钊前辈说过,‘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老魏说,“记者就是在书写历史,不仅要对现在负责,也要对将来负责。作为党报人,更要牢记在心。”

  同样的党报人,同样的责任心。退休多年的老记者杨迎新,谈起当年也记忆犹新,特别是刘凤忠说的那句话。“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共通的文明标志,到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到什么时候都值得大力弘扬。”杨迎新接到采访任务后,就下决心对这件事深挖掘、写精品。

  见面后他被刘凤忠父子的朴实打动,很难想象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如此勇敢无畏,而获救者们无以言表的感激,更让他感觉到一种精神的伟大。不知不觉中,他的脑海里响起了《英雄赞歌》的旋律: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他们就是普通劳动人民中的英雄,理应得到一首赞歌。怀着这样的激情,他提炼出《心海扬波作和声》这个闪亮的标题,很快写成通讯在《唐山劳动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中救人者和被救者事后的内心活动和表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而施救者英勇无私无畏,被救者有情有义知感恩,社会各界热情褒扬推助,形成一种声势浩大的合力、和声,共同弘扬主旋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刘凤忠父子平凡中的伟大,不仅可敬,而且可学。写新闻有“先声夺人和后发制人”之说,杨迎新的作品绝对是“制人”者。

  杨迎新以写杂文著称,许多名篇获了大奖,还出了几部作品集,这得益于他的知识积累,和以独特的视角对社会的观察思考。“新闻作品不应是易碎品,越有深度的稿子越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杨迎新说。

  魏召文、杨迎新从不同角度聚焦一个主题,为见义勇为的文明之花在唐山大地竞相开放,尽到了党报人的责任。

  “那时你还忒年轻!”刘凤忠看下照片,又瞅着张冬说。1996年10月,作为《唐山晚报》的记者,张冬曾和同事骑自行车到刘家,随他们的船出海采访。

  带着水果和特产,记者们向刘凤忠父子表示敬意。他们向唐山劳动日报报史馆捐赠了“舍己救人英雄父子 滦南唐海骨肉兄弟”的锦旗,那是当年唐海县委、县政府敬送的。

  完成滦南的采访任务后,记者们又到“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1岁的刘凤忠坐在轮椅上,眼望着窗外,那是大海的方向,炯炯有神的眼睛清澈如海。尽管声音不再响亮,但那句“见死不救,那算啥人”,浓浓的乡音犹如洪钟大吕,响彻天际。

  这句话从祖辈到父辈,从父辈到子辈,从子辈到孙辈,祖祖辈辈生生不息传下来,变成了家风民风,化作精神的力量,挺起民族的脊梁。

  说到8月19日,刘凤忠父子刻骨铭心,每到这一天,心里从未平静过。他俩和61个不相识的人有了共同的“生日”k1体育,生命中多了新的含义。当刘桂胜掩面而泣时,刘凤忠眼里却是晶莹剔透。那眼神坚毅果敢、深邃机敏,朴实善良中显示着温馨大爱。

  他们以海谋生,爱海也怕海。每当遇到险境,就盼着有航标。在苍茫的大海上,汹涌的波涛中,人显得极为渺小,每个出海人心里都有一道命运的算式。而航标就是安全的标志,是亲情的方向,是生命的希望!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程,而生命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船行海上人人祈盼风顺平安,而大海绝非风平浪静。面对惊涛骇浪,见义勇为与见危不救,见贤思齐与见利忘义,见可而进与见噎废食,都是一念之间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人性与的分水岭,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试金石,也是高尚情操与卑鄙行径分野的警示牌。

  刘家父子的选择必是前者,他们用行动擎起了“见义勇为”的旗帜,告诉人们路该怎么走,事该怎么办,心该怎么想,人该怎么活!特别是那句话,每个字就像“钉”在了海上,堪为“航标”。不管是什么样的险恶环境,都如同“定海神针”,在波涛中巍然耸立,营造出一片有情有义、安全畅行的海域,支撑起蓝色的梦想。

  人性的光辉,是做人的灯塔;真善美的行动,是干事的标杆;高尚情操的拥有,是道德修养的制高点。

  睁开风雨中的眼睛,凝视远方,辨清艰难险阻;挥动危境中的臂膀,凝聚力量,披荆斩棘向前。只要心中有勇敢的灯火,就会点亮良知的天空,就能面对任何风急浪高的大海。

  刘凤忠、刘桂胜,一次海上的拼搏,谱写了大海与生命的乐章,留下无形的航标,留住精神的风帆,留给奋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