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时政热点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4-05 13:32:18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政治小论文是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载体,是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它主要是指学生紧密结合所学的思想政治理知识,针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重要形式,是连接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实践,就是写好小论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工厂、社区,去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材料,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家大型的现代化塑料厂,布置学生写一篇以经营者素质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小论文。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了解世间百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政治小论文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写出新意,只有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小论文要反映社会生活,一个重要途径体现在反映地方人文,写出浓郁家乡味道。我在指导一位高二学生写关于文化生活的小论文时,结合其所在家乡的粤剧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建议他围绕家乡粤剧文化的起源、兴盛、现状、出路等方面来写,后来写出了很有情怀的《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获得很好的成绩。

  小论文的撰写角度要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社会生活。政治老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可以通过课前时政三分钟、新闻轮流讲、一周热点点评等形式把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我指导学生撰写的《微信的碎片化阅读,何时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抢红包与年味》《一骑红尘众人笑,无人知是快递来》等小论文,以微信、抢红包、快递等热点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高质量的政治小论文,还体现在它有作者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还有看法与感悟,情怀与成长,并且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以《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为例,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抒发了家乡情结,对粤剧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共鸣。再以《从饭店生意看社会风清气正》为例,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父辈的感叹,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所带来的社会的风清气正,感受到人民群众在良好党风政风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幸福,由衷地发出“国家明天会更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明天会更好”的感悟。因此,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紧扣论题谈看法,深化主题有见解,充满感召力,把议论说理升华到个人情感、情怀,达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出色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作支撑,更要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应有一定文采,具有审美价值。要写出一篇事理交融、层次分明、说服力强的政治小论文,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首先,要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尽量不出现罗列事实、堆砌材料的现象,要深挖细掘、善于捕捉,用最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最旗帜鲜明的观点。其次,要论据有力,言之有据,论证时要材料确凿,言之有据。常识性知识一笔带过,个人见解则要重点突出。再次,要层次分明,情真意切。语言富有哲理,多些文采飞扬、画龙点睛之笔。最后,要结构严谨,反复修改。注意结构清晰,专有名词要准确精炼,使人一目了然。

  时事政治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中学时事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因此本文就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时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渗透时政资源进行初探。

  1、由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教学,而且还要紧紧抓住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时事内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时事政治真正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挑战。近年来不管是福建卷还是全国卷思想政治考题与时政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考查力度越来越强。同时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世纪问题的能力。假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或者对时事一知半解,对结合时政出的题目就很难分析解答。

  3、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和品德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仍然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时事新闻,学生会接触到大量活生生的包含精髓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任务,也会看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公,黑暗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时政新闻地分析探讨会激发和培养他们对时事材料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使命感,看到社会中现实的一面,学会分析真伪。通过长期的时事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补充时事知识。俗话说:“你要给别人‘半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进取,刻苦专研,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养。作为政治老师,平时要养成每天看新闻,留意社会生活和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和国家的热点,不断了解掌握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法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间,掌握理论前沿;同时要学会关注微博、微信及论坛,看看网友是如何评价相关事件的及所持有的不同观点,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时事教学提供可靠保障。

  1、做好课前时政播报。所谓课前时政播报就是每次上课前几分钟由学生轮流向大家作时事报告,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的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老师可适时地夸奖、补充、点评。由于时政播报引入了真实、生动、鲜活的课外资源,把时政资料作为教学的内容搬入课堂,使课堂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活力,使学生大开眼界,拓宽了视野。如讲授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这一课前,、中东石油问题、韩朝之争、伊朗核问题等成为同学们讨论的重点。

  2、利用课余时间做好时政“热点大家谈”。 在时政背景中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是学科教学和时政教育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内容来看,思想品德课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国策四大模块,而时政的内容则十分广泛。那么,不同的时政大事,究竟切合课程中哪些理论知识,究竟应该如何运用相应的课程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们往往因为年龄小,思维不全面而存在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种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时政大事和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建立起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例如“热点大家谈”就是一种有效的模式。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展示时政热点,一方面集体寻找它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最后再共同应对相关的问题。课前时政播报的时间有限,学生对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讨论及点评可能不够尽兴,故思想政治老师可以好好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讨论。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每个人都拥有手机,每个班级也都有QQ群或者微信群,作为政治老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一平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或者当前的热点发送到群里让大家参与讨论并设置相关的题目让大家探讨解决。如在群里面高考改革信息:2014年,教育部对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发出“最强”改革的声音,提出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江苏高考方案将在教育部方案制定完成正式出台后,再根据国家精神研究制定,并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完善。这消息一发到群里就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于是我设置了三个题目:(1)问卷调查,你们期待高考取消英语考试吗?(2)请运用矛盾观知识评价英语高考的功与过。(3)根据材料二江苏高考改革是怎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很快地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相对应的答案。

  3、利用时事丰富教学内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是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故老师在备教材,讲解教材,应适当穿插一些时政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如讲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一课时,可结合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贪官落马,我国政府反腐力度加强,并同时出台更多的措施来约束官员的权力等事例来讲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对整个思想政治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而政治课教学本身带有鲜明的时政性,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渗透时政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政符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不仅是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形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时政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 通过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启迪心灵,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政治课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和利用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时事点评,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也促进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搜集资料、查找信息、筛选信息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 通过时政导入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价值观的多样性,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滑坡等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困惑。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利用政治课堂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政治课本身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时政性的特点,教师如能结合近期的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讨论,可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如果采用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的方式导入则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本人首先播放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候选人姚明先进事迹的新闻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①姚明为什么能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②姚明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③国家评选劳模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劳动光荣,要承认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保护劳动的结论。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 设置时政快讯报道栏目。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则学生视野狭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会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庸才。通过设置时政快讯报道栏目,让学生把近期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用最简洁的语言写成时政小论文展示出来,月末或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评论报道。如张光燕同学的《姥姥的菜篮子―论食品安全问题》、邰娴雅同学的《震撼心灵的瞬间――愿天堂里没有冷漠》、粟泽君同学的《关键的一票――浅析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否决表态》等都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进行深入的剖析的时政论文。

  3. 召开时政热点专题座谈会。新课程强调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人设置了时政热点专题座谈会,就本周或本月某一时事热点用本学科知识进行理论评述,讨论过程中,本人只是引导学生围绕材料进行分析,相互交流,本人适时地给予点评,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如本人在讲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以“北约空袭利比亚”这一国际新闻热点为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分别从北约、利比亚、非洲联盟、联合国四个角度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北约空袭利比亚这一新闻事件,而且还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穿北约设立禁飞区,突袭利比亚是为保持平民的谎言。从而引导学生明是非,辩美丑,培养学生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能力。

  1. 时政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熟悉、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的引入时政,如果引入的时政材料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

  2. 时政导入要体现时政“新”的特点。如果引入的时政新闻已过时,那就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那么学生的关注程度就会降低,达不到导入的效果。因此,时政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新思想,体现时政导入的新颖性。

  在当代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总是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压制,每天沉浸在教科书与作业之中,而很少有机会关注身边的时事政治。学生对时政的漠然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漏洞。尤其是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关注时事,评论时事,显得更为重要。古人有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而,我们做到了吗?据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课题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程度,并以此来警戒自己,成为未来国家真正的主人。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余时间收集事实材料,在政治课前的进行新闻报道,报道的内容范围不限,然后由全体同学讲评,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时事讲评的课堂遵循每个学生都要作为演讲者的原则,每次课堂的时候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关注时事的积极性,养成每天看报纸、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在时事演讲课堂中,同学们要针对演讲者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结合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论述。例如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我组织了学生开展了几节时事演讲课,围绕十八大报告中的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学生们在课堂中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时事讲评的过程中,课堂由原本的教师一人讲解的方式转向了学生占主体进行主动质疑、学习的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加深学习的印象,开阔了思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自觉地把时事热点、重点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由过去的引用、灌输,转变为有意识地渗透,把精选的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背景材料补充到教材中去,并可通过多种手段,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加以展示,增强分析对象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精讲、引导、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出书本。

  当国内外发生重大的事件之后,党中央颁布新的政策之后,作为政治教师就应当及时召开专题讲座,对全校的高中生开展时政专题教育。在我历年来的政治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十八大的召开和国际金融等国内外的大事,都通过专题讲座的召开帮助学生们养成关注时事的精神,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让同学们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选取了合适的时政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运用这些材料,单纯的材料堆积和知识点的“满堂灌”都不能很好地达到时政教育所应有的效果。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时政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之前对时政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考虑与教材结合、教学方法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对时政材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组织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等环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内化知识。

  第二,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对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相对更高,包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体系的更新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做好时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首先应当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政治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将与时代脱节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良好教学方法对时政教育至关重要,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新提出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时政教育中,这种方法也可充分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都是进行时政教育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

  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千万不能放弃对“时政热点”特别是重大时事问题的学习,应当强化复习,通过专题讲座、课前新闻会、时事演讲、政治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复习的面应当宽泛一些,围绕“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安全”三大主题展开。重点关注近几年一些持续性较强、经久不衰的热点,如环境保护、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时事问题。

  高考试题的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高考政治学科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并且还可能作为背景与其他文综学科相联系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在高考文综政治科目的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对于重大时事问题的复习。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事间,组织学生对一些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进行评比;开设专题讲座;布置大型图片展览;进行知识竞赛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使之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认识社会,了解国家的窗口。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时政资源是当前贯彻实施新课改精神的一项有效措施,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灵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和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学校的时政教育资源状况,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1.课前五分钟时政要闻播报。当天的主要新闻热点及时让学生了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一周要闻时政点评。每个班级请一位学生(可以依学号轮流)做本班的时事评论员,评论员可以针对本周内国际国内大事发表自己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针对评论员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评论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并作为学生思路的开拓者和引导者,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弄清事情真伪,有理有据地针砭时事,最终达成共识。每一次评论员的时事评论要及时进行民意打分,形成一种竞争意识,你追我赶,保证每一次评论的质量。

  3.专题评析时政。一周要闻时政点评由于内容多,时间有限,学生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时政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政教育的较好形式。如利比亚问题、朝鲜核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等。如果把时政与课文知识有机结合,可以使书中枯燥的原理变成分析社会热点的有效工具,大大提高学生平时关注时政的兴趣和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4.时事追踪评析。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其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如持续的物价上涨问题、就业问题、利比亚战局问题等。k1体育

  5.时政知识介绍。时事政治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包容性增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消费税、土地流转等。向学生介绍这些时政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6.办好时政板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发现当老师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以施展才艺的舞台,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得到很大的体现与发挥,他们在许多方面能做得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办好时政板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板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

  7.撰写时政小论文。理论联系实际,把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小论文可以教师命题,也可以学生自己命题。这样,学生既获得了时政知识,又提高了做题能力。

  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热点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学生在时政评析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攻打利比亚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又如由于时政评析的题目、内容、形式大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评析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评析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时事政治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治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加强时事政治教学,首要的就是收集最新鲜的时政材料。时事政治,讲究的就是“时”,就是最新的、具有学习意义的国内外新闻、时政热点,因此要排除不具备时效性的材料。当然,这些时政材料不仅要是最新的,还要是正确的,是经正规渠道(如新闻、报纸等)获取的。由于网上信息鱼龙混杂,k1体育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对于来源于网上的信息要加以辨证,分辨其是否是准确的、可靠的。此外,这些时政材料除了时效性、准确性之外,还应具备正面性,要选择正能量的时事材料,切忌将一些反动的、带有负面影响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新闻带进课堂。

  仅仅教师收集时政材料毕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时政材料,将学生的目光从狭窄的学校和家庭转向社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来收集材料,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培养他们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在学生收集完材料后,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小小的“新闻会”,每节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学生进行新闻,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要闻后,教师应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通过开展新闻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以前,有许多学生只注重主料,只攻数理化,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学校开始安排学生收看新闻,我们便决定利用这一手段,从学习理论入手,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我们抓住了一些学生能感受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学生结合时政内容进行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初三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态度明显有了改观,一位学生说:“以前学政治理论虽然知道它是正确的,但感觉离我们太远了,没积极性,而今学习理论则有现实的、直观的材料让我们感受,使我们认识到了理论的正确性。”这种认识必然会化为动力,促使学生去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1.举行时事知识大赛。一些学校会举办校中学生时政大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预赛,之后参加年级复赛,最后确定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广泛宣传,层层选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2.引导学生编写时事小报。时事小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巩固学生时事政治材料的记忆,加深了解。(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写时事小报,可以是一周一期,也可以是一个月一期,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作,在学期末评比出做得最好的时事小报,对该组学生进行奖励。

  3.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在时事政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撰写小论文,结合自己所学过的政治观点,以及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对最近发生的时事进行一番评论,对自己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一番思考、探索,论文字数可以不限制,时间也可以放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评论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小论文,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范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投稿到报纸上,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以上,我们从教师收集时政材料、鼓励学生收集材料举办“新闻会”、结合新的时政资料,进行理论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时事教育这四个方面对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政治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都成为爱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新时代初中生。

  广州中考政治试题中主观题属于开卷部分,共6个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纵观近几年广州的政治中考,主观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思维要求越来越发散,每道题要求综合调动的知识范围跨度越来越大。试题特点如下:

  (一)从内容上和考点上看。1、“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和论述。如2013年试卷第19题用微博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就竞选学生干部的线题材料阅读题材料是中学生消费维权;2011年第23题是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2010年第21题中其中一问是关于学生心目中的低碳生活方式。2、紧跟热点问题,时代特征凸显。试题注重时政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2013年第18题有关十八大内容;2012年18题关于全省民族团结对应了当年热点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第22题关于扶贫工作会议对应了当年热点提高扶贫标准;2011年第19题展示一个线、区域特色突出。试题注意联系地方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发展。2013年第21题关于人口流动情况,都涉及到广东的实际情况;2012年的试题第18题关于广东省全省民族团结,第20题关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是试题第21题涉及岭南文化;2010年第22题选取的材料是广州市某学校的事例。k1体育

  (二)从出题形式上看。1、图文并茂。图包括漫画、图表和表格,信息生动直观,令人一目了然。2013年第21题、第22题分别出现饼图和表格;2012年第21题使用表格展示材料;2011年第21题以10张精美图片来展示岭南文化,第23题以漫画形式演示生活垃圾分类流程;2010年第21题有上海世博会彩色样图。2、形式多样。试题提问方式有直接设问类、归纳类、图表分析类、建议类、启示类、活动与探究类。还有一类是联系实际写自己的做法或看法,姑且将此看做生活类。

  (三)从考查的目的看。中考政治出题的趋势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开放类的题型越来越多,情境设置多样性;设问参与开放性;答案多元性。

  实际上,分析能力正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政治考题不管怎么变化,也仍然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一)关注时事热点,提高分析能力。首先,平时授课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老师教育学生要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广采博收时政要闻;要求学生在了解热点过程中不仅关注感性的东西,更要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使学科知识得到深化和拓展,热点知识得到理解和升华。其次,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课堂教学。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再次,把看新闻当做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分析每一个时事热点,找出尽可能多的教材知识结合点。尝试自己去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二)掌握基本知识,融汇贯通。在学习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熟悉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同时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

  (三)加强题型训练,研究解题思路、方法,总结答题的规律。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答题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读”,即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确定知识点。有些时政题借助图表来考查考生,解答这类考题要先审读图表材料,包括审标题、图表和注释。二“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要求;三“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寻找相关的知识点;四“结”,即总结前面分析、k1体育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分点、多角度组织好答案。

  “启示类”“倡议类”“建议类”问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逐渐增多,复习要求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想想“我应该怎么做”。关注国家、社会的“模范”“感动人物”的评选材料,学会分析这些先进模范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与优秀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活动与探究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了较强的导向作用。这类试题主要有调查报告、活动设计、撰写小论文等形式。

  调查报告的撰写,在格式和内容上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要符合调查的主题。第二部分,引言。这部分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第三部分,主体。具体叙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并恰当地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和规律。第四部分,结论和建议。

  活动设计类,包括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目的。它的设计必须依据主题、筹划活动准备、设计活动步骤。

  小论文类。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书写政治小论文可采用“三步法”。第一步:“引”。即从提供的材料中引出论点。第二步:“论”。即依据材料,针对论点,选取论据,联系社会热点,发表议论。通过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三步:“结”。即结论。或总结全文、重申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等。

  需要注意:中考试题说到底是对考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些能力的培养又是通过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完成的。

  [1] 陈纪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主观题的解题能力[J].学周刊,2012年14期.

  [2] 赵强.中考政治主观题如何找全答题角度[J].文理导航, 2012年第17期.

  [3] 魏艳华.关注时政热点 提高应考水平[J].教育学,2012年第6期.

  所谓时政话语,本文中特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性用语,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增长”等。这些时政话语,往往见诸人的讲话、、权威媒体等,体现了国家和中央政府在特定时期经济决策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与基本政策,集中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特定时期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包括法学界在内的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与主题。

  以相关论文为例,笔者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检索,在“政治军事法律类”文章中,全文出现“科学发展观”一词的期刊论文共计16万篇,以“科学发展观”为关键词的论文共计42000篇。

  在法学界,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同时出现“科学发展观”与“法”一词的文章有50731篇,博士学位论文有1264篇,硕士学位论文10270篇(当然这些文章并非全部均为法学论文)。在2005-2006年cssci期刊中所发表的法学论文中,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为关键词的论文,就达68篇次,以“和谐社会”为关键词的论文就达139篇次。

  “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的研究也基本类似。据对cnki的检索,以“包容性发展”为题的文章有69篇(全文出现该词的为635篇),以“包容性增长”为题的文章有338篇(全文出现该词的为1799篇)。虽然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包容性发展”或“包容性增长”与“法”的论文不多,但全文中同时含有“包容性发展”或“包容性增长”与“法”的文章却有478篇(当然也并非全是论文,更非全是法学论文,例如,其中的“法”也可能是“方法”之“法”)。

  上述有关统计数据已经充分说明,尽管“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作为被国家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提及的重要概念,已经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涌现了大量的论文。这一现象与以往时政话语研究的情形基本类似。

  对于学术研究的此类现象本文由论文联盟集整理,法学界曾经有过总结与反思。例如,在1999年法理学界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尽管有部分学者认为法学不应与政治脱离,法理学也应当研究时政问题,但更多的学者对此类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存在着明显的泛政治化倾向,过多地对党和国家当时的政策进行法律角度的解说、宣传、发挥,会阻碍法理学的发展。经济法学界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法学总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经济政策和方针的解释上,这种研究方法反映了经济法学贴近生活、解释实践的特征,但是当其一旦走向极端,就会背离法学应有的严谨科学态度,缺乏法学本身所应有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容易沦为纯政策注释学。”

  那么,对于此类时政话语,经济法学界应当如何进行研究呢?本文试以“包容性发展”为例,结合“科学发展观”等话语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

  尽管标题中直接涉及“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与法律关系的论文不多,但是从有限的几篇论文中,我们还是可以基本把握当前此类研究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类是标签式研究。此类论文的基本特点是将一篇与时政话语基本没有关系的论文,在标题、摘要或关键词中加上时政话语,以显示论文鲜明的时代性与新颖性,因此纯粹是一种标签作用。例如,在一篇题为《包容性增长语境下360和腾讯恶性竞争事件之竞争法启示》的论文中,作者并未就该事件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任何分析,全文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加强监管、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进行论述,仅只在“企业之间多一分包容,谋求合作共赢的和谐发展模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围绕着争端所浮现出来的网络不正当竞争,已和包容性增长理念格格不入”等处提及“包容性增长”,而且此种理解还存在着误读与滥用之嫌。此类标签论文,无益于时政话语的真正研究,更为严重的是,将经济法学的研究过度庸俗化、跟风化。

  第二类是嫁接式研究。此类论文的基本特点是将时政话语及其内涵嫁接于某一领域、某一问题,以表明该时政话语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视角或指导思想、分析工具对法学研究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其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制定新法、修改现法、加强执法等)中处处强调此种时政话语的指导作用,但是,此类研究给人的印象是较为牵强附会。例如,在一篇名为《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下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的论文中,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包括:将利益共享与权利平等的目标追求融入经济法的制度设计,成为“包容性增长”理念下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的核心要义;经济法制要为农民权益维护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融入立法、执法等各环节,建立起更科学、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法制体系;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之立法、农村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农业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及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农民组织等执法层面的建议。该论文虽然也以一定的篇幅解读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并在各个部分均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核心内容在“包容性增长”概念提出之前也一直是法学界研究的对象,有关对策建议也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另一方面,有关利益共享、权利平等的理念,从法学角度看早就是宪法所确认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原则,将“包容性增长”的共享理念作为农民权益保护的目标来源,显然是十分牵强的。同样,几篇研究社会保障立法、住房法律制度、农村环境保护的论文也基本上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创新性研究。如果把时政话语理解为国家与中央政府应对社会重大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与政策思想,则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此种话语的缘由与背景,运用法学特别是经济法学的思维、范畴与问题意识,或许能够准确把握经济法学的时代命题,并进而作出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例如,商红明在《包容性增长与分配型经济法》一文中提出增长应由促进型经济法予以保障,而以机会平等为内核的“包容”则应由分配型经济法学来实现,以期通过法定的公权分配手段实现分配正义,并将分配型经济法的发展视为经济法的第二次勃兴。该文很好地诠释了对时政话语进行经济法研究的进路与切入点。虽然对于分配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经济法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作者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社会背景出发,将分配正义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与追求目标,并对分配型经济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无论其观点能否为学界普遍接受,的确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上述几种类型的研究成果虽然并非泾渭分明,但总体而言在各种时政话语的经济法学研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无论是针对“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还是针对“保障民生”、“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的上述研究现状基本类同,也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笔者并不认为理论界应当拒绝研究时政话语,以保持学术与政治的距离,彰显学术的独立性与学术性,相反,时政话语具有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应当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正如笔者在研究cssci法学论文中的时政热点关键词时提出的那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词语,不仅仅是政治话语,更是国家为应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一种政治选择,它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为急迫、重大的问题。法学作为一种研究治国策略、权利保障与社会发展的学问,当然不应无视这些社会问题,因此将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既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学人不可逃避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坚持学术研究的立场。

  学术的独立性立场主要是针对学术依附性而言,即强调学术研究者的主体独立性、思想独立性与研究的独立性,不依附于一切外在权威。就法学研究而言,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法律制度而言,研究者并非作为一个法律制度调整下的公民主体,而是将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作为研究对象的主体,因此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依照研究的风格和理论的逻辑进行分析、解读与批判,并不必然地将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的前提。同样地,在对时政话语的研究中,尽管时政话语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内容而且往往体现在中,但时政话语作为政策性表述,其效力无法与法律制度相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既然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样可以被独立地解读、分析与评判。正如郭道晖教授所指出的:“对中央的正确决策要做法理论证,不正确则要从法理上加以评析,提出异议,不能排斥、扼杀学术界在思想上、理论上的不同观点。”

  经济法学界在对经济政策、时政话语的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纯政策注释学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与独立学术立场的缺失相关,以至于缺乏理论的解释力:“在构建经济法理论体系时,没有维持理论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甚至常以政策建议和政治文件的内容作为理论指导。”在笔者看来,理论界在对“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进行研究时,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这一话语的独立性立场,没有进行理性的考察与评判。在管斌看来,经济法学界在这一点上倒是坚持了学术的独立性:“时下流行的包容性增长是试图平衡经济与社会关系的政治/政策表述,其内涵无法概括平衡自然、经济和社会三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学界没有取包容性增长而舍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法与经济政策、学术与政治保持了距离。”

  从长远来看,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立场,才能真正有助于学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人文领域,学术缺乏独立性,其后果可能是:“整个学术的方向会因此而屈从于意识形态,这种恶果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曾经达到极端,以至于使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的许多学科出现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倒退和空白。”笔者在研究个体户制度时曾指出:“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制度的形成,往往是意识形态与现实经济压力进行妥协的产物。在这种妥协的结果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而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此种特色必将因为经济、法律、理论的因素而逐渐得到修正,并最终发展为具有普适性、符合人类文明一般规律与特征的制度或现象。”曾几何时,“消灭剥削”、“姓社姓资”何尝不是极具权威的时政话语,倘理论界缺乏学术独立性,将其奉为学术研究的理论前提,则如何能起到引领时代风气与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领域的绝大部分时政话语,往往是从政治、经济或社会的角度进行总结与提炼的,其本身甚少由法律概念转化而来。因此,在研究时政话语时,必须坚持法学的学术性立场,以法学的视角、思维、范畴、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即进行法学的解读与法学的研究。

  以宪法为核心与龙头的我国法律体系,对于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已经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职权与责任。从理想层面而言,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官员、公民个人,都在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框架内从事着各自的行为与活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虽然公权主体与私权主体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私权主体在法律规定义务的范围外自由地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公权主体则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在有限的自由裁量范围内从事着决策与管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公权主体必须根据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形,在特定的时期确定特殊的政策,将各种权力进行有机组合或整合,以有效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法律体系之外,政府必然需要形成一种政策体系,并以时政话语作为统领与象征,引领、指挥整个公权系统的权力运用。

  因此,时政话语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不仅对整个权力系统和社会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且必然涉及其与法律系统的关系。法学界必须从法学的层面对此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此类代表着政策动向的时政话语的合法性问题,还是其对法律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均应进行分析、考察、评论和批判,但此种研究应当是从法学的学术角度做出。

  时政话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统领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法学界应当也只能从法学的角度加以解读。法学的解读即意味着运用权利、义务、权力、责任、程序等范畴,对时政话语的内涵进行法理角度的梳理,考察其与法律系统的关系,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有些论者以成果发表、课题申请等功利目标为出发点,期望时政话语的运用能够吸引编辑、评委的眼球,于是作为标签或包装,形成了标签式的研究风格。正如前文所言,此类功利性研究即使能暂时获得成功,实质上却是有害而无益的。

  有些论者则以论证经济法的重要性、正确性为功利目标。由于时政话语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政治决策与政策方向,具有政治正确性,因此,有论者通过解读时政话语的法律内涵,说明其完全契合经济法的理念、原则、宗旨等,进而论证了经济法是落实、贯彻该政策的最重要手段、最正确选择。例如,在一篇名为《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经济法良法观之核心》的论文中,作者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同经济法应有的价值、理念、功能具有一致性”,得出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法立法和实施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保障其良法品格”的结论,并以其为指导提出了当前经济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要问题。在一篇题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经济法的公共治理之道》的论文中,作者认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公共治理,而公共治理与经济法是高度契合的,因此经济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又如在一篇题为《论包容性增长语境下对经济法的宗旨之再认识》的论文中,作者在分析“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后,考察了经济法实质公平、社会整体利益、国家调控的宗旨,得出了两者和谐统一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当然也是很有意义的,但是通过对此类研究的历史梳理,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何种时政话语,都与经济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而经济法在时代的变迁中永远都是最为重要或至少是相当重要的。虽然这一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对经济法的学术积累与学术发展又有多少意义与价值呢?相反,这些研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法的依附地位,似乎只有在时政话语的衬托下,经济法才具有重要意义。此类研究越是发达,越发说明研究者对于经济法独立性和地位的信心不足。

  有些论者则是期望借助于时政话语的包装,使其经济法研究成果能够引起学界特别是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使学术成果(特别是其有关对策建议的内容)转化为立法、行政与司法决策的参考。

  上述各种功利目标都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学术管理体制、法律运作实务的环境中。只是笔者以为,此类功利目标的追求应当克制,学术研究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边界,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同样应当更主要地以学术为追求目标。

  任何话语都存在着误读的可能,高度凝练的时政话语更是如此。正如文意解释是法律解释的第一方法,了解其原始的文本表述是避免误读的第一选择。鉴于“包容性发展”作为时政话语源于国家主席同志的三次讲话,因此,笔者不惜篇幅将该讲话的核心部分予以摘录。

  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是可持续发展在社会领域的必然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既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也有利于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我们应该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增强抵御危机和风险能力。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这一讲话是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第一次正式论述“包容性增长”,就其主旨而言,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际领域的共享,即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与地区;二是国内领域的共享,即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从而转化为社会建设特别是就业与社会保障。因此,“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问题的基本理念。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k1体育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我们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这次讲话中,主席所强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本身是一致的;第二,“包容性增长”所涉及的社会建设,其核心内容是改善民生。

  虽然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但主席在讲话中不再使用“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而是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的方式加以表述: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新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同时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率和公平,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如果考察主席的三次重要讲话,可以发现这样的演变轨迹: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否意味着“包容性发展”这一概念已经被放弃与取代?

  例如,学者们曾经预测,“包容性发展”(或“包容性增长”)将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考察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理关于该建议的说明和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均不见“包容性增长”的表述。相反,“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等被确定为该规划的指导思想。

  或许,“科学发展”概念更具包容性、“包容性发展”概念容易被误读,是其被替换的可能原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而已,以及四个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战略思想。”“发展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科学发展”这一极具包容性的表述,显然远远超越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作为一种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包容性发展”的概念也极易被误读和误用。例如,在2011年的《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文件中,最高人民法院在规定有关商标侵权判断标准时指出:“认定商标近似还应根据两者的实际使用状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等因素综合判定,注意尊重已经客观形成的市场格局,防止简单地把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等同于商标近似,实现经营者之间的包容性发展。”这里的“包容性发展”显然只是强调经营者相互之间的共同发展,与作为时政话语的“包容性发展”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内涵相去甚远,应当属于该词的误读与误用。

  或许“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已经不再是时政话语,但是作为几年来的热点词汇,仍然有继续加以研究特别是从法学角度加以研究的必要。

  依据前述国家领导人的权威表述,结合有关学者的解读与研究,“包容性发展/增长”的核心内容是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关注民生问题与社会公平(如劳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包容性增长可以界定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具体表现为获得机会的平等、获得公共品以及服务的平等以及社会安全网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因此,尽管“包容性发展/增长”的概念在政府系统、经济领域以及社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法学视野来看,实际上并无特别之处,更非革命性、突破性的思想,而只是将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予以整合后使用特殊的概念予以强调而已。

  例如,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不仅为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更是一切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则是法律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更是整个法律体系的灵魂与价值所在。“民生”一词虽在《宪法》中并无直接提及,但无论是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还是国家义务的规定,均广泛涉及劳动、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民生领域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更有《劳动法》、《就业促进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法律法规作出了全面详尽的规定。又例如,在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建设的背景下,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法定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宪法》第42条)“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第45条)

  因此,无论是否提出“包容性增长/发展”的新概念与新思想,落实民生保障的各项制度,实现公民的平等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宪法》的要求、政府的基本义务、相关主体职责范围内的日常工作。对于法学界而言,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原理、理论、制度、规则、案例,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领域提出完善对策,是法学人永远的职责与使命。

  当然,“包容性发展/增长”概念的提出,确实会对法学研究包括经济法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是这一概念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概念一样,触动了政府系统以及全社会对社会建设、民生问题等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长期以来,由于片面理解“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社会建设、民生领域的法律制度未得到高度重视与强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休眠状态,“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使全社会的目光转移到这一领域,从而可以唤醒这些制度。二是对于经济法学界而言,由于信息、关注点等因素,对法律问题的研究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包容性发展”等时政话语的提出,有可能启发学者们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对经济法理论的创新,从而使经济法学研究更具现实性与学术性。

  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都取决于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本身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学界的分工与合作,对经济法总论和各部门经济法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研究。如此,方能使经济法学界对时政话语的研究做出自己的独献,从而避免蒋悟真教授所总结的研究缺陷:“在现有研究成果中,经济法总论研究也显示出了对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社会分配、和谐社会等。不过,在回应和解释实践问题上,为了显示总论的解释力而对经济和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往往表现出跟风性,而在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时撇开总论,局限于就事论事而忽略实践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经济法理念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与解释。”事实上,即使在这些研究中“就事论事”,也未能论得深入、透彻和具有针对性、具体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学界对于时政话语的研究固然需要积极投入,以彰显其存在与地位,并对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法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立足于学科本身的发展目标与职能定位。就经济法总论而言,形成经济法的理论范畴体系与分析框架,从而能够对各种时政话语中蕴含的现实与法律问题做出经济法学的分析、解释、回应与创新;就部门经济法学而言,依照学科的自身规律与任务进行深入、具体、精细的研究,本身就是对“包容性发展”等时政话语最好的解释、运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