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星空体育官网下载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07:53:58 人气: 作者:小编

  xxxx年xx月xx日,党委书记xxx同志主持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次专题学习。党委委员xxx,xxx,xxx参加会议。

  会上,集中学习了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自学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结合理论学习,xxx同志作专题发言,班子成员结合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阐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具体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把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会议强调,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站在以史为鉴、鉴古观今的历史维度,客观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吏治得失,深刻阐述了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做好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分公司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突出政治第一标准,注重德才兼备。大力选拔任用忠诚于党和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力和业绩突出的干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一票否决、坚决不用。立足发展需要,严把标准、公正用人、拓展视野、激励干部,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承担起重任的干部。

  会议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勇于自我革命,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确保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系统化、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对当前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为单一,教师一味说教,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此外,教学理论内容较为抽象,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通常采取大班教学,人数众多,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单纯进行知识讲解,与实际联系不强,使学生对书本和教师的说法产生怀疑。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与学生沟通不良,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进程。

  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在于应对考试而非出于兴趣,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甚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习专业课。这不但对自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国家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给予了充分重视,学科教师也努力推动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但是,当前形势下要想实现学科目标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思想政治理论教材通常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高职高专院校特点联系不紧密,没有行业针对性,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过度依赖教材,无法使之与现实产生联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强,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应用学科知识。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教师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教学水平无法获得提高。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获得提高。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应用网络手段以及网络资源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因此,生源素质通常偏低。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避免理论过深影响学生理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时代感,积极进行备课,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内容的生动讲解。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引导和激励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必须推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必须注重对自身业务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时政资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传递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分析。学校需要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教师接受培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不同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实践的了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亲身实践,通过社会调查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百态的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并对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改革教学内容等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需要学科教师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

  [1]韩玉霞.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

  [2]刘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探析[J].世纪桥,2011(15).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一定了解。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结论。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感觉并不是很好,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感觉枯燥、无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低。一是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不如看外语和专业书实用。二是有些学生比较功利,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获得学分,学不学用处不大;三是有些学生有抵触情绪,有325%的学生认为“社会环境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见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调查问卷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教师“理论功底欠缺,讲解内容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等。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对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没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室大,学生多,教师难以很好地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客观上造成课堂控制效果不好。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比较传统,问卷中有30.33%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需要改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指定,虽然教材内容阐述透彻,逻辑严谨,但内容比较传统,说教严重;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生与高职生使用的教材完全相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编写的教材;三是教学内容重复比较严重,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类似的课程,所学的知识学生基本都熟悉,所以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新奇感。

  4教学形式创新不足调查问卷显示传统的“教师主导式课堂教学”不受学生们的欢迎。527%学生认为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效果较好。42.37%学生认为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重说教、启发不足,重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缺乏;教学形式创新不够,导致学生兴趣不浓,参与程度不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自觉把外在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其次,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关注大学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努力使教学内容反映当今形势的新变化,反映青年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变化。同时,重视实践教学,把课堂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职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通过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全面驾驭课堂。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以高深的学术造诣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取信于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以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大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为学生解疑释惑,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上是逐年修订,但社会实践日新月异,教材内容也不可能把社会发展中的所有新问题都写进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时展要求和我国改革的实际情况,紧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努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供求”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内容纵向上与中学政治课内容重复,有些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缺少新鲜感。横向上课程之间也有交叉和重叠内容,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整体上考虑课程之间的重复和交叉问题,要深入分析研究大学与高中教材的特点和差异性,从不同的角度讲授或取舍重复内容。对课程之间的重复现象,应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与每门课程主讲教师研究讨论交叉内容讲授的侧重点和讲授方法,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着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着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着作。但政治学经典着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着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着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着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

  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教科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客体,高质量的教科书作用有二:既能保证学校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当前情况而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1.政治经济学课本内容陈旧,版本不一。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课本的使用来看,主要分为:自主编写课本和经济学系列课本两个种类。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就属于前一类课本,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系列教科书,以《政治经济学教程》为例,则属于后一类课本。同时,对比教科书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个别章节虽然顺序不同,但总体上还是沿用着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新东西,尤其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精华的内容,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仅仅对重要理论进行了原始解读,而对其内容的创新理解甚少。因此,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着版本不一且内容陈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2.教科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梳理目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诟病———内容陈旧且版本不一,而且授课教师基本上会按照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教材实例较少,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们对教学的实际作用存在困惑,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最终形成了厌学的恶性循环。虽然,各大高校会勤换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同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新版教科书与旧版相比,无非在个别地方增加了一些简单阅读,但在实用性方面同旧版并无两样。换汤不换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科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1.出现了新式的“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时间节省、图文并茂等,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高度集成于学生的教学中。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在授课中出现了新式的“照本宣科”,照着电脑念,而不是讲,电脑内容繁多,学生应接不暇。

  2.考核方式单一,限制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新的学分制考核制度的不断推行,部分课程的学习有所压缩,尤其是政治经济学课程,课时压缩得更为厉害,可是课时压缩而内容在增多,这时考核的方式还是以前的考试内容,这样教学活动比较死板。教师需要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学生最终考试的问题,授课就成了只讲重点,不顾细节,形成了尽量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讲解考试将会涉及的重点内容,久而久之便走向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学用联系成了空谈,教育的目的无从谈起,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是考试的内容就学,不是考试内容的就不学,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不高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但从课程本身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很多学生(包括部分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并不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尤其是理科学生,更是简单地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政治+经济”,以死记硬背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学生学习这一基础理论经济学的目的。二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政治经济学的实用性不强。政治经济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其理论逻辑性比较强,而且分析与叙述方法也较复杂。只有在学习并理解了其基础理论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应用。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仅不能快捷有效的应用理论,而且认为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对自身的用处或就业没太大用处,故而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

  教学内容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即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当然,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可以通过新知识的增加、旧知识的删减。当然,改革必须得围绕强化和贴近实际的主线,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教学新模式。以往的教学内容是对马克思相关理论的总结性讲授,对学生在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形成了某种误导,导致学生误认为经济的差异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所以说,政治经济学内容改革要使学生真正学习到预期的知识,重点对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垄断资本主义及剩余价值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意义重大,所以教学方法首先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重要理论观点,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需要高校不断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当代的实际,仔细分析是否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认真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优缺点,积极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尤其应当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分析当前形势,虽然网络授课、远程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老师仍将会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术和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下达合理的科研任务,督促教师为高校授课不断学习和研究,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完成任务好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不按规定教学,完成不好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处罚,从而激励其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理论课程,如何才能使理论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和运用,那就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

  网络时代的多元价值,侵蚀了他们对主流价值的笃行,削弱了他们对多次反复出现在课本教材中近似的核心内容的兴趣,手机亦浸淫着他们的生活。同时,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全国通用教材,教学大纲大同小异。受编写教材时间及人力物力所限,教材的内容与现实政治话题、生活热点,很难做到同步,导致课程内容纲领性知识多、理论性非常强,加上学生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难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高。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的即时性、多样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好奇性、求知性、追求时尚的需求,每个学生群体都可以从手机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知识的迅速传播以及知识的便利获取。传统由教师一人主导的、单向灌输性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出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 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信息,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是书本及老师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基本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性控制,打破了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绝对主体地位。其次,大学生通过手机各种软件功能可以了解当前新闻时事动态。而在课前经过集体备课的课堂内容总是跟不上当前的时事热点,不能满足学生对内容新颖性的需求。再次,微课堂、慕课等在线课程模式的不断开发,学生更愿意主动利用手机去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各类信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能满足学生宽阔的视野。

  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手机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充斥着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大学生检索能力强,但辨别能力不够,受从众心理和亚文化的影响,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在高职院校,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具有惯性,从手机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如果和平时受到的教育是截然相反的价值观,便会难以抉择,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 在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手机用户,手机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现实情况下,教师须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利工具。正如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所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多为抽象的理论性内容,展开阐述不够。如果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和授课时的政治热点相结合,便于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句带过提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时候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带入课堂的手机来扩充书本内容。笔者在2015年上学期讲授此内容时,要求同学先用手机搜索出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对“四个全面”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讲述,剖析了“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对书本内容有了透彻理解。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利用手机网络延伸了书本内容,同时使课堂内容紧紧扣住当前政治的热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必须融入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课堂内容有透彻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笔者今年在讲授这章时,正适雷洋事件的发生。在授课中,笔者让学生使用手机网络了解事件经过,引导学生阅读《人民日报》的评论《法治,须从程序通往正义》,同时还让学生浏览一些对事件偏激不理性的言论。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笔者对当前社会生活热点进行解读,把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深深植于学生的思想里,还教导学生如何区别对待事件中的各种评论,增加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的宗旨是要把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对生活方式与理念起指引作用,实践教学是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方向。但由于实践教学限于场地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教师往往力不从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笔者讲授理论知识后,邀请了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讲授通过手机网络开微店的创业模式,现场指导学生用手机如何申请微站,如何利用手机网络宣传个人创业信息,整个课堂学生都在用手机,但每台手机都在为教学内容服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在现在的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技能训练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成功就业创造条件,但学生的道德修养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即使是走进社会也可能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够重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许多高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学习对未来就业帮助不大,这些空洞的理论没有实际价值,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很多,在此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发挥教育的积极价值。

  现在许多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鉴于此,我认为要创新教学内容,从实用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创造,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理论的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教师若只是简单地讲解书本知识,学生就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趣、无用,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教师若能够认真分析这些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学生的听讲热情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可以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的形式有很多,现谈谈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星空体育官网下载

  案例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案例,案例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选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收集整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优秀案例,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而设置合理的问题,供学生学习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革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实现这种教学教师设置合理的问题尤为重要,问题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涵盖教学的重难点,在问题设置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障碍难以有效推进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发展,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传统的考评方式是以成绩考查为主的,这种考评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改革考评方式,而改革考评方式需要实现考查内容的多样化,不仅要考查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道德行为、出勤情况、合作情况等进行多方位的考查,以此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另外,考试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不仅有试卷考试,还要有面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总之,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各种能力,这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就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政治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政治课理论知识,还应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多了解当今世界和国内的热门事件,通过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时事政治的内容又是政治课考核的重点考察内容,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能有效的提高时事政治学习的效率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点。

  时事政治教学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还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事政治的内容广泛,涵盖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文体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时事政治政治内容的学习多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及多媒体等形式传递给学生的,其内容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有利于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马列主义,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马列主义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分析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通过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逐步来分析国内外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件,从而达到理论与事件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因而当今社会的发展万象会从不同的方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某些方面的缺失,如:价值观缺失、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时事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辨别优劣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让学生参与到时事政治事件的讲评当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可以把每个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其在课下自主收集近期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或自己的看法。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来分析一件其所在小组中认为近期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件,在同学分析完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目前,高考阶段时事政治的内容考核,不仅仅是对所发生内容的考核,更是为了对学生政治理论内容学习程度、掌握程度、实际运用程度的考核。因此,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就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分析实际事件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一些近期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世界,通过理论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更能弥补以往政治课教学的枯燥教学。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在班级的墙报或黑板报,设置时事事件版面,主要刊登近期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十的召开、近期中国南海问题、日本侵占中国问题、中国首艘航母服役等问题。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获取时事政治信息,并通过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这些信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举办一些关于时事政治事件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并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开拓创新之能力。

  对于党中央所的新的政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政治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时事的了解、掌握,如何能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专题讲座。在我历年来的政治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诸如近期所十的召开、中日争端问题、中国南海问题、三沙市的成立等热点事件,我都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并分析这些事件的深层原因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事件的理论原理。专题讲座形式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求教师在课下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的材料,深入分析问题原理,才能在课堂上讲的有理有据,从而很好的发挥专题讲座的效果。

  时事政治教学凭借其“鲜活性”可以弥补了以往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事件的良好习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时事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爱国豪情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在高中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所国内外重大的时事事件,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去提高学生认知、分析时事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已有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整体建构和延伸教学,以系统理论化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政治体制以及政治事件背后的利益纷争和道德约束。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确立的阶段,对世界和政治的看法主要依靠社会言论以及教师的课堂引导,由此就会出现思想和言论多样的学习情况。因此,为了明确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政治修养星空体育官网下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国家政治主体的责任感,高中政治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高中生加强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关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和课本教学内容,以全新的教育内容和优秀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政治知识的串讲和政治课堂的互动教学。在对自身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高中生的政治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高中生对我国政治生活的了解,主要是从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两处获得,因此,他们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类事件相关联的,对政治生活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方面也会针对社会上不同的政治态度和做法做出自己价值观的判断,从而加深对我国政治生活的了解。具体来看,对学生政治生活的教学,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

  首先,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课本教材,对学生集中进行相关理论制度的系统讲授。这种政治性的课堂讲授更偏向于专业性的理论教学,政治教师需要以自身的政治专业眼光合理安排课堂的理论教学,既要保证理论教学中内容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同时也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教学氛围的现场调控。例如,政治教师在教授有关公民政治参与的教学内容时,除了要分类讲解我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对上述各类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进行比较,以联系和区别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了解每个政治参与形式的特点以及参与中的各个程序和步骤,从而为今后的政治参与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其次,高中政治教师在教授政治生活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和教学结束之后,往往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堂活动或课后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进行学科实践,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的巧妙结合。一般来说,政治课堂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们根据刚刚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或以课堂演练的形式进行公民政治活动的参与模拟。另一方面,政治教师的课下政治任务,则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们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资料等资源,进行政治事件的查阅和思考。政治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评价和引导,提高课堂政治活动的实践完成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政治基本生活和参与的政治生活活动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地鼓励学生们学习和了解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明确了解政府部门的职能与责任以及政府的权利。只有认真全面了解我国的政府机制,才能为学生今后明确公民义务和权利提供理论参照。

  首先,在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依照教育教学大纲,针对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们在充分认识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现实案例的分析。这是高中生学习政治类知识的主要方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中生从现实实际案例中运用政治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在为学生们介绍政府监督部门的职能时,可以依据现实的贪污违法类案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举例,这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时事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推动了学生对政府监督部门的认识。

  其次,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政治教学时,还应该向学生们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鼓励学生们以主人翁的角色和身份认识和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我国的政党制度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和宗教自治制度。这是在学习我国政府职责之外的政治体制延伸教学,集中表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了解我国选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执政和多党参政的民主协商,自由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和自由的原则,从多种政治制度中认识我国国内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和中国特色性。

  前文主要侧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国内政治生活的讲授和国内政治体制的教授,高中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生活和政策以外,还应该扩展学习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各个组织,以及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国们共同维护国际社会所要呈现的状态。

  首先,对于国际社会各个组织的教学,政治教师一方面需要结合历史向学生们介绍利益相关或相似的国际组织,方便学生的集中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社会时事,引导学生对当下国际组织的各类行为作出评价,继而从中挖掘国际组织行为背后所要寻找的利益,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各类国际组织的实质。学生们只有透过历史和时事内容,才能深刻认识各类国际组织,明确国际关系的确定性因素就是国家利益。

  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时事政治,引导学生针对时事政政治进行讨论,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氛围不再沉闷枯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运用时事政治辅助政治教学,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学生对政治教学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想法过于片面和主观,没有客观分析时事政治,致使学生的政治基础薄弱,渐渐地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1]。

  另外,不注重引导学生讨论时事政治,教学氛围沉闷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政治知识机械性地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很容易出现厌烦和抵触的心理,直接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政治教学效果,学生不愿意主动投入到政治教学中,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政治教学内容与时事政治完全分开,没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政治知识点,对热点时事政治不了解,难以掌握政治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出现的教学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应用时事政治素材来解决教学问题。

  1、应用时事政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要注重运用时事政治拓展政治知识,将时事政治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此外,时事政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当然,时事政治的应用可以是多样化形式,如,依据时事政治内容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举例说出时下热点的时事政治和新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政治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时,教师可以应用热点新闻事件渗透政治知识,运用“萨德”事件讲述其危害性,一旦“萨德”系统成功完成,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三次大战的导火线。为学生留一定的时间,针对“萨德”事件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思想真正融入到时事政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主动关注时事政治,学会全面分析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2、应用时事政治,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讨论。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应用时事政治,改变以往的教學方法,运用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补充,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点,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增强学习政治的自信心。另外,通过时事政治的应用,对提升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以及积累更多的热点新闻等颇有帮助,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例如:在学习《走近国际社会》时,教师可以依据最新时事政治新闻“一带一路”渗透政治知识。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不断变化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这类时事政治的引入,促使学生快速理解政治知识点,轻松掌握政治难点和重点,积累更多的时事政治新闻,引导学生针对时事政治进行深入的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养成分析时事政治的习惯,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另外,时事政治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与同学讨论相关政治知识,并将其与时事政治有效连接在一起,学习客观评价时事政治新闻,快速理解政治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充分体现应用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3、应用时事政治,将其与政治教材有效结合。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出时事政治的作用,将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相结合,依据时事政治延伸政治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政治知识点,并借助真实的时事政治的新闻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既掌握了政治知识,又积累的丰富的时事政治新闻,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此外,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政治内容,以不同的时事政治新闻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整理政治知识点,进而学会将政治内容与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和了解时事政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时事政治新闻,并提出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理解,不断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应用时事政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创新了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融入到政治学习中,确保了学生政治学习的质量

  知识点,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全面掌握最新的新闻热点,并认识到政治知识与时事政治有着内在联系,进而学会了客观分析不同的新闻事件,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求索真理的历程》时,教师可以运用“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新闻传授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知识,天宫二号发射就是在求索真理的的一个过程,通过此类时事政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政治知识点,改善学生不良学习现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高效学习科学发展观,充分说明应用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用时事政治与政治教材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传授方式,通过运用时事政治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针对时事政治进行讨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