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新华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家通讯社

发布时间:2024-02-16 04:23:29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从红中社到新华社,从党中央机关通讯社到国家通讯社,再到世界性通讯社;从财政供养到产业化,从报、社一家到报社分离,再到集团化,新华社的成长与党和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权威性无可撼动;改革开放以后,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经过30余年的发展,如今新华社与、路透社、法新社被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也是第三世界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通讯社。

  经历了产业化、设备现代化和阵地前移战略,新华社目前建立了比较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新闻产品时效性、贴近性不断增强;在对外报道中视野逐步开阔和国际化,国际舆论影响力有所提高;2001年起开展的“护牌”行动打击了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保护了新华社的权威性、信誉度及历史文化内涵;北京奥运的洗礼则使其世界性通讯社的角色演绎得更加娴熟。

  新华社2008年提出“全媒体战略”,并设定了2015年基本完成战略转型的目标。目,新华社已构建起来的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视频电视媒体三部分构成的新媒体体系,基本实现了“大而全”的硬件目标。但综观、汤森路透和法新社以及世界其他发展较快的通讯社,向非媒体客户提供经济信息产品已成为它们仅次于新闻产品的第二大产品,新华社在这个方面却还没有什么较大的动作。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讯社作为信息来源的角色更加突出。在不断提档升级、占领新领域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担任这个角色是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世界性通讯社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机遇。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是涵盖各种媒体类型的全媒体机构,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0年年底到1931年年初,红军在反围剿行动中缴获了无线日,中央红军利用这些器材在江西宁都县的小布镇建立了第一座红色电台,开始抄收①的新闻电讯,并截抄政府军的电报电讯情报。

  1931年11月7日,红中社在江西瑞金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同时成立,是在中国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此后“红中社以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英文名“Chinese Soviet Radio”的缩写)为呼号向外发稿和电讯,但机构并不健全,电讯器材十分简陋。

  这一时期,红中社与1931年12月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红中社发布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党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重要宣言、声明、通告、法令等,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情况和红军战报、国际国内革命斗争的动态等。同时,它还抄收国内外新闻,编辑油印成《无线电材料》(后改为《参考消息》),供中央和苏区政府、红军领导同志参阅。

  1934年,红色中华通讯社随中央红军长征k1体育。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区市均设有分社,在台湾省派有驻点记者,在一些重点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180多个分支机构,与此同时,《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两者还是同一个机构。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通过评论、社论和新闻消息,分析时局和战局,充分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斗争和各项建设。同时,新华社也报道了正面战场的情况,并广泛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

  同志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通过新华社传播到国内外,宣传了中国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战略策略。

  1943年,面对顽固派掀起的第三次高潮,新华社转发撰写的《解放日报》社论《质问》,并发表了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严阵以待、反对内战的消息和通讯,有力地揭露了顽固势力的丑恶面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坚持抗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是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导全国抗战的主要舆论武器。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新华社用永不消逝的电波,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反映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揭露顽固派的反动阴谋,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华社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1939年年初,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至此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开始独立发展。

  1940年12月,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4又开办了对外英语广播。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事业迅速发展。1946年5月新华社总社改组机构,同时向各主要战场派出随军记者或记者团。之后又在中国人民各野战部队陆续建立前线分社和野战军总分社,在各兵团和军建立分社和支社。

  这期间,《解放日报》曾一度停刊,新华社担负起共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任务,成为党中央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通讯社由党中央机关通讯社改为国家通讯社。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华社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总分社,下属省、市分社和记者组48个。

  改革开放后,新华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产业化进程。1982年中央定新华社为国务院“文化的一个部级机构。1983年经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1988年,新华社被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90年代,华社的集团化开始起步。

  作为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和中国国家通讯社,毫无疑问新华社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权威性是无可撼动的。

  新华社目前建立了比较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类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

  为了推进“前移”战略,新华社除了从国内选派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之外,还大力推进海外雇员本土化建设,在世界各国首都、重要城市、战乱和新闻热点地区增加雇员或通讯员、报道员、信息员等,把新闻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延伸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发生的每一个角落。根据中国新闻年鉴2011年统计新华社日均公开播发文字稿件14000多条,图片稿2000多张,视频稿1670分钟,全社新闻信息机构用户达24000多家。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订户飞速增加。阵地前移战略的实施,使国外用户也不断攀升。2007年,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用户72000家,海外有效用户14500多家,其中主流媒体和主要社会机构用户超过50。

  北京奥运会期间,新华社忠实履行国家通讯社、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和奥林匹克国家摄影队的职责。从2008年7月25日新华社奥运报道团进驻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到8月24日奥运会闭幕,新华社播发奥运会中文稿件7600多条,英文稿件6900多条,法西俄阿葡5条语言专线,日均播发奥运文字稿超过1000条,是平时发稿量的4倍多。播发中文图片42000张,英文26972张,法西俄阿图片稿日均超过2000条,是平时发稿量的8倍。制作音视频新闻节目1446条,超过4700分钟。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有所提高。学者王道源认为,在体育报道领域内逐步走向世界,是把新华社建设成世界性通讯社的组成部分。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当时奥运史上参赛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奥运会。特别是12年来长期隔阂的东、西方世界体育大国第一次同场竞技举世瞩目。汉城奥运新闻之046国际新闻媒介战,新华社首次加入大通讯社竞争行列,这次新闻大战增强了把新华社建设成世界性通讯社的信心和力量,以体育报道领域为突破口,去赢得世界各地更多的用户和逐步蚕食外国世界性通讯社的世袭领地。

  作为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近些年的对外新闻产品的时效性、贴近性增强;对外宣传的正面报道在写作技巧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采编人员学会从负面新闻中挖掘正面角度,这对于在海外受众中引导舆论导向和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新华社已经成为西方三大通讯社中国报道最重要的消息来源,新华社也是第三世界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通讯社。

  新华社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发起并成功承办世界媒体峰会及主席团会议,建成第一个以我国为主导的全面覆盖各种媒体业态的全球媒体高端协调机制,颁布《世界媒体峰会章程》,设立“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与18家联合国所属机构建立高层往来关系,与9家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成为全球第一家与联合国所属机构建立系列化、机制化、常态化合作关系的世界主流媒体机构,并先后联合举办了“关注儿童”“关注粮食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公益活动。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的成员,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2008年,新华社在《20082015年工作设想》明确提出了战略转型的任务。

  新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的速度,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初步建成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等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逐步探索出一条事业体制为主导、与市场经济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并存的事业发展新路子,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k1体育,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阔步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加速迈进。

  1.从纯粹吃财政饭,到多产业平行经营、以营销新闻信息产品为中心的产业化历程

  1980年以前,新华社的所有经费均来源于国家拨款,所有订费上缴财政,新闻信息产品年订费收入仅几百万。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潮流,新华社经中央批准,成立总经理室,开始开展经营活动。19801984年,新华社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办了《瞭望》经济参考报》半月谈》等报刊,开展出版k1体育、广告、翻译等经营工作。这期间,经财政部同意,部分经营收入留新华社使用。到1984年时,全社的经营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

  1985年,经中央书记处批准,财政部开始对新华社实行事业经费定额包干新华社事业收入全部留新华社使用的政策。这个政策延续了三轮共16年。这使新华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支专职的经营管理队伍逐步形成,并开始涉及海外经营,不断形成新的品牌优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参考消息》半月谈》分别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和刊物,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中国图片杜、新华印刷厂等也发展起来。

  在“试错”过程中,新华社多元化经营探索的最初也出现了“泛多元化”盲目无关联地扩张,出现了一些与通讯社主业无关、经营业务重复、效益不好和挂靠的公司或经济实体。

  1998年7月,新华社进一步明确“以销售新华社各类新闻信息产品为主体最大国际新闻媒介限度地占领国内外新闻信息市场”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构想,并从局部开始组织实施。2002年以后新华社全面贯彻这一总体思路和要求,使得其经营事业开始出现从多产业平行经营到以营销新闻信息产品为中心的转变。2006年,时任新华社社长田聪明撰文《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忠实履行职能》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新华社必须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清理那些与这项中心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管理混乱、亏损甚至靠毁新华社的牌子、为少数人谋利的经营实体,扫清了思想障碍。

  通过进一步清理整顿新闻信息产品以外的经营项目和经营实体以及建构新闻信息营销服务平台,新华社总体上形成新闻信息制作和新闻信息产品营销两大平台。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以营销新闻信息产品为中心,以报刊经营、直属企业经营为支撑的经营管理体制新格局。

  拥有国内传媒业最高行政级别、诸多市场化经营媒体与庞大的工商金融产业的新华社,虽未挂传媒集团的名称,却是名副其实的传媒集团。

  目前新华社有直属事业单位12个:《暸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卂》社、《半月谈》杂志社、《参考消息》报社、新华出版社、经济信息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营销总平台)、教育培训中心、音视频新闻编辑部、新闻研究所、机关管理服务中心直属企业单位10个: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新华网络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新华社广告中心、新华社印刷厂、中国图片社、中国证券报》社、《上海证券报》社、《现代快报》社、《现代金报》社。

  新华社拥有多个“子媒体”,其旗下包括社办报纸《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业已发展成中国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重点网站;2009年12月31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所引出的话题绝不亚于中国网络电视台。目前,CNCWorldNews”(中国电视网环球新闻频道)已经播出以新华社自采新闻节目为主的英语电视新闻,向海外受众提供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和国际视角的中国新闻,国际电视新闻报道多了一种信息源和声音,使全球受众多了一种选择和判断。

  2001年,新华通讯社所属的全资国有企业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成功收购了上市公司赣南果业29.5%的股份,取得了公司的控股权,拉开了新华社资本运作的序幕;同年,新华社和中国电信联手成立上海新华电信网络电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当年6月29日正式推出新华电信宽频网(年,由新华社参股的本网在美国上市,是媒介网站以商业模式吸纳社会资金的经典案例;2011年12月,CNC亚太借壳上市成功,董事长锦才表示,“CNC在持有51%以上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吸收资金,准备组建若干个直属台2010年年底前成立亚太台、北美台、欧洲台、非洲台;2011年成立中东台、拉美台、亚欧台”。

  新华社的对外传播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了1944年英文对外新闻正式开播,1946年伦敦分社、1948年布拉格分社、1949年平壤分社创建。

  1955年,同志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组建世界性通讯社成为新华社的目标。1983年确立“把新华社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讯社,积极进入国际舆论阵地”的目标。

  调整优化驻外机构布局,大力推进本土化建设,驻外分社达162个,初步形成了集采、编、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

  为不断扩大在世界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努力改变“西强我弱”的总体国际舆论格局,2008年新华社又一次提出国际传播发展新战略目标增进国际传播能力建,提高对外报道有效性。围绕这个目标,新华社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实施以编辑部前移、营销前移、终端前移为重点的“阵地前移”战略。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这样解析“阵地前移战略:“阵地前移”实际上就是“office前移,是将一部分组织指挥报道和发稿的权力交给前方的总分社,同时增加驻外分社的数量。新华社2007年之前在海外有亚太、中东、非洲、拉美四个总分社,最近几年又在布鲁塞尔设立了欧洲总分社,在莫斯科设立了欧亚总分社,在纽约(曼哈顿时代广场,被誉为世界媒体的麦加)设立了北美总分社。

  2009年,新华社发起并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并充分利用峰会平台深化与各成员特别是主席团成员的交流合作,与国际有影响的媒体机构就新闻报道、业务交流、产品开发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倡议发起并主办世界媒体峰会亚非青年记者培训班,有效扩大了新华社在海外的影响力。2011年9月底,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再次在北京举行。目前,世界媒体峰会已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国际视野、突出中国视角,围绕日本地震及核泄漏、西亚北非局势、欧美债务危机等重大事件,加强现场报道和深度报道多篇稿件被国际主流媒体转载。在北约宣布对利比亚军事行动开始、卡扎菲被捕等十多起重大事件报道中,英文快讯领先于西方三大通社。强化高端访谈和新闻报道,全年播发英文评论170余篇,采用率达60%以上,其中60余篇被西方三大通讯社、《华尔街日报》、CNN等国际知名引转。

  自2009年11月初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新华社已与13个联合国机构建立高层往来关系,与6个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与5家联合国机构合作开展了全球性公益行动,包括“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明月行动走进非洲”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等。充分体现了新华社履行推动全球公益事业的承诺,展示了新华社负责任国际媒体的良好形象,也极大提升了新华社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

  新华社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强势媒体,70余年的历史发展,使新华社的品牌在权威性、信誉度及历史文化内涵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但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新华社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

  另外,屡次发生的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新闻界的声誉。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出现少数不法分子冒充新华社工作人员、打着新华社旗号进行诈骗活动的案件。

  在此种形势下,2001年新华社发出《关于在全社范围内开展“护牌”行动的通知》。2003年7月起新华社全面实行采编业务、管理、营销“三项考核”将“发生严重毁牌事件以致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擅自设立和分立公司实体“明令撤销的公司实体仍继续开展经营活动”等,作为管理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严格考评。在营销考核中,把“毁牌”处罚制度和“护牌”“强牌”奖励制度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003年9月,新华社播发消息《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责任人受理》山西繁峙矿难11名违纪记者受到查处》以及《新华社以本社记者违纪案为警示一向社会作出承诺》,公开自省,并表示“欢迎全社会对新华社记者、编辑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公布了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通信地址。

  “护牌”行动是新华社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新华社开展“护牌”行动对维护了新华社的社会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新华社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战略转型把新华社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推动三个拓展: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务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地参与国家竞争拓展;构建四个系统:现代采编、研究系统,数字化加工、运用、传播系统k1体育,更加完善的新闻信息产品营销系统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

  新华社新媒体业务快速推进,成立了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通了新媒体专线,积极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华通集成服务平台,推出多个媒体融合重大集成产品。开办“我报道”“新际”等客户端近50种全面覆盖主流移动终端应用市场开通“新华社法人微博发布厅”,总“粉丝”数突破226万;“中国网事”和“新华视点”的微博“粉丝”分别超过700万和1700万,手机媒体产品达100余种、用户超过2.3亿。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是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截至2013年年底,已存储1.56亿条文字信息,2051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6.6万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通过不断改造提升,将逐步建成多语种、多媒体、全方位展示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并直接面向海内外终端受众的现代商业数据库。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说,新华社战略转型的重心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媒体战略”。所谓全媒体战略,实际上就是为建立齐全的信息传播符号形态、媒介形态和经营形态,从而最终建成全媒体机构所采取的战略。

  新华社正加速全媒体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推进。由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担任编委会主任的“新华新媒体研究系列丛书”2012年出版。该丛书包括《新媒体新论》《媒体的演进趋势与战略转型》手机:个性化的大众媒体》《视听的旅程交通工具移动电视概览》等七部专著,以新华社的前沿、务实视角,以多元化的研究团队,对当前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探讨。

  新华社业已构建起来的新媒体体系分为三部分一是以新华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二是以《新华手机报》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手机新媒体;三是移动电视、户外电视、T等电视新媒体。

  新华网(CEC)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最大、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新闻网站,每天24小时以7种文字、通过多媒体形式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全网访问量和国际排名稳步上升,在2013年度中国互联网100强排名中位居新闻门户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首位。新华网创办于1997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北京总网;二是承建的十多家政府网站,包括中国政府网、中国文明网、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平安网、振兴东北网等;三是30多个地方频道。

  新华网还一直不断拓展事业,创办新华网产业园区,开通31个地方频道,推动海外子网和国别频道建设,承办协办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振兴东北网、国家能源网等大型政府网站,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网站集群。创办产业园区,为进一步拓展全媒体业态打下基础,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盘古搜索”,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搜索引擎。

  2007年赢利约1.5亿元,主要依靠广告、发展网群用户和网络供稿。新华网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每天24小时以7种文字通过多媒体形式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稳定在190位以内。

  中国证券网和中证网为专业的财经网站,分别由新华社下属报刊《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主办。但是其影响力相较“和讯网“金融界”等国内知名财经网站差距较大。

  “新华08”是新华社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平台,产品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等诸多领域;创办中国金融台,积极推进指数业务,形成以PC终端为核心,视频终端、网站和《金融世界》杂志同步发展的多终端产品业态。它以软件终端形式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内外债券、外汇、证券、黄金、期货和产权交易,提供交易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交易中的订单递交和风险管理,交易后的清算结算和信息反馈。它是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和在线交易融为一体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充分运用资本化、市场化手段,快速推进区域中心建设,建成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大厦和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大厦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了北京国家金融信息中心大厦、青岛新际海洋资讯中心、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并不断拓展全球首家金融信息交易所业务。

  “新华08”被新华社称为继20世纪80年代办报刊、90年代办新华网之后的一次重大体制创新和战略转型。它的诞生,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打破了路透社、彭博社在我国金融“新华08”金融信息服务业领域的垄断。

  “新华08”交易服务平台的建设得到全面推进,正朝着构建内容高端、结构优化、服务一流的多媒体金融信息业务体系,成为为有效服务全球用户的经济信息总汇”的战略目标迈进。

  2003年3月,新华短信开通;2006年11月新华手机报”开通;2007年6月,新华手机报“彩信版”正式上线,规模仅次于中国移动自有业务“新闻早晚报”。

  2005年年初,新华音像中心开播了中国第一个手机电视新闻频道《新华视讯》,随后又推出了财经、文艺等轮播和点播频道,频道点击率在中国联通手机电视平台之上一直保持新闻类节目第一位。

  新华社多媒体新闻栏目《中国网事》客户端于2011年6月15日上线。根据《中国网事》客户端网站的介绍,该客户端是国内首个集文字、摄影、视频、微博于一体的“融媒体”新闻终端产品。

  2007年,新华社先后与巴士在线、广源传媒签订供稿服务协议播出新华社视频新闻。新华社多年前就提出“百屏工程”,到2008年底,新华社供稿的大屏幕有28块,分布在16个省会城市。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新华社和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开展了IPTV内容供稿服务。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是新华社主办的跨国新闻电视台,电视新闻采集量日均

  容800分钟,居国际电视新闻行业首位。开通的中文台英语台24小时不间断播出新闻节目,节目信号卫星覆盖亚太、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亿人口,并进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奥克兰等地170万户有线电视家庭终端,建成亚太卫星台、北美卫星台、非洲卫星台等10个直属台和合作台,并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庭终端及欧洲20多个国家五星级酒店,成功进入国内部分省区ITV网络电视系统,手机电视用户突破4000万,创办网络电视台,推出音乐网站“原音网六台“全球点播台”,电视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创办手机电视台、网络电视台,并与中文台、英语台一同在苹果产品终端上线,在利用新媒体全球传播渠道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国际新闻传播,将对外宣传视为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主席就要求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新华社已经由一个长期面向国内的国家通讯社,发展成为了具有双重职能、重点对外的世界性通讯社,中国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已经覆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许多报纸已上了互联网,直接对外发布新闻,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2011年11月7日,时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同志在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致辞说:

  “80年前的今天,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自诞生以来,新华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忠实履行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职责,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三代集体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同志为新华社撰写过100余篇新闻稿件,周恩来、、等同志也都为新华社撰写、审改过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等同志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的主要领导职务。重新工作后,视察新华社并作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1991年,同志为新华社作了努力学习,深入实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题词。2008年9月13日,对《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职责。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创新体制机制k1体育、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高素质队伍、提高采编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从文字报道为主,到构建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全方位报道格局;从传统通讯社业务为主,到打造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全媒体业态;从立足国内为主,到建设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不断拓展海外阵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新华社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从瑞金时期仅有两三个人、一部半电台的“茅屋马背通讯社”,到拥有1万多人162个驻外机构采集网络遍布全球、涵盖各类媒体形态的多语种、多媒体、多终端全媒体机构,新华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业务内容不断丰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播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自信的步伐迈向世界一流媒体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