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年底建k1体育成

发布时间:2023-03-14 07:15:49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上海的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经信委了解到,2010年,上海正式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拉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惠民效果日益显现。根据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

  “十三五”期间,上海全面推进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水平显著提升。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裘薇介绍说,本市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k1体育在宽带城市建设方面,光纤到户覆盖950万户,已实现全市域覆盖。千兆网络覆盖450万户。k1体育家庭宽带用户达750万户,其中光纤用户580万户。平均接入带宽达116Mbps。平均下载速率达21.95Mbps,保持国内首位。(全国平均下载速率20.15Mbps,第二位北京市平均下载速率21.27Mbps,数据来自宽带发展联盟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

  无线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4G用户达2662万号,占全市移动电线Mbps,保持全国首位(全国平均下载速率19.12Mbps,第二位重庆市平均下载速率19.9Mbps)。累计完成331处4G弱覆盖区域网络优化。NB-IoT等物联网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覆盖,下一代无线广播电视网(NGB-W)、RoLa覆盖杨浦、虹口、普陀、静安等区。i-Shanghai公益WLAN服务完成2000处公共场所覆盖。

  功能型服务设施方面,本市登陆的国际海光缆有6个系统10条光缆,容量超过10T。互联网国际和省际出口宽带分别达2T和15T。IDC机架总数超9万个。第三方维护的住宅通信配套小区达1708个,k1体育总维护面积1.1亿平方米,覆盖用户157.2万户。集约化信息通信管道达11000沟公里,已覆盖中心城区90%以上的道路。

  今年,本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将打造集“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到今年底,基本形成拥有泛在的城市物联神经系统、智敏的城市大脑中枢系统、融合的城市宽带骨骼系统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新格局。

  医疗领域,构建了“1+17”的健康信息平台(1个市级平台+1个医联平台+16个区平台),实现了全市5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3000万份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采集和全国1亿左右就诊患者的电子病历存档;在便民服务方面,通过申康医联预约平台实现了38家市级三甲医院的网上预约,2017年度预约服务量达到251万人次以上,通过手机客户端的健康云,实现市民个人健康管理,目前平台服务已覆盖全市16个区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1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点,注册用户177.3万。

  教育领域,以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电子书包、网上教学等应用为重点的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上海微校)上线试运行。

  交通领域,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务(上海公交)、公共停车信息服务(上海停车)等为主干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框架,全市公交站亭建成1600余块LCD55寸显示屏、1700余根太阳能电子站牌实现了车辆实时到达信息的发布。

  建设面向市民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市民云”,目前已在市民云上实现公共服务104项,k1体育涵盖个人信息、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社区生活、旅游休闲等六大类,实名注册用户超过760万人,有效提升了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城市综合管理方面,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全市213个街镇基本完成了平台建设,村居工作站覆盖率超过50%,依托平台推进供水、燃气、邮政等公共服务进社区,通过建立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数据库等方式实现对市级平台的优化升级。

  环境监管方面,推进河长制管理平台建设,建设完成智能供水中的原水安全保障监管应用;建立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系统,完成2000余家重点污染源统一编码,开展上海市建筑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上海已经初步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覆盖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重点推进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食用油等9大类20个品种强制追溯,基本覆盖了上海90%以上的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累计食品追溯数据4亿多条。

  城市安防方面,推动城市安防视频资源共享、智能化消防、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多灾种早期预警等应用,城市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完善。

  本市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有序推进,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规范性文件,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发展制度机制建设,构建了大数据交易机构、发展联盟、创新基地、产业基金、研究中心等“五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基本建成本市统一管理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累计汇集数据资源目录2.1万条、数据项32万多个。作为全国首个政府数据服务网,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累计开放数据集超过1500项,涵盖了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11个应用场景,在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中,本市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举办上海开发数据应用大赛(SODA),与30家政府机构和企业进行数据合作,创新应用覆盖交通、金融、社会治安、食品等多个领域,汇聚近4200人次数据创新人才。

  推进政务云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初步建成市级电子政务云平台,统一建设包括机房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在内的云基础设施,实现政府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以及共性支撑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和运营管理。根据本市政务云平台建设要求,结合信息化项目管理,推进各部门信息系统依托政务云平台开展迁移和建设。截至目前,共推进5批240个项目上云。

  市经信委透露,下一步,本市将发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龙头城市作用,围绕上海打造“四个品牌”,形成“四大优势”的总体要求,抓住上海“五个中心”和国家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契机,把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凝聚全市合力绘就“智能上海”全景图,实现数据全域共享、信息全城感知、成果全民分享、创新全员参与、安全全面保障,以新型智慧城市的融合创新动力带动上海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首先是加强多源数据汇聚,提升整合利用水平。落实国家试点任务,完善数据开放机制;依托大数据中心,k1体育统筹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积极探索政企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其次是推进智慧政府建设,努力实现“一网通办”。构建集约高效按需服务的政务云生态体系;打通“一网通办”实施路径,今年底建成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

  第三是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泛在融合的“神经元”网络。围绕“上海枢纽”完善基础网络,围绕“上海连接”部署感知网络,围绕“上海计算”提升算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