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经观头条 互联网新时代启幕 阿里裂变酝酿新财富机遇

发布时间:2023-04-03 12:01:33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当天下午五点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表公开信,宣布了24年来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一次架构调整。分封的“六子”即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分别由张勇、戴珊、俞永福、蒋凡、万霖、樊路远掌管。

  从2015年阿里引进中台理念开启中国互联网企业组织治理新篇章,到如今前台业务壮大独立,中台变轻,这符合新的生产关系,华福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陈泽敏这样认为。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阿里巴巴在过去20多年一路狂奔、一路长大,业务不断多元化。对普通人来说,阿里巴巴几乎是每个人感觉“这辈子都离不开”的存在。如今,它已经成长为互联网世界的主要通道,无论在金融、贸易领域,还是在衣、食、住、穿、行、育、康、乐等方方面面,都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随着用户增长的逐步放缓,组织架构变革势在必行。用户流量的“做蛋糕”时代过去,“分蛋糕”时代到来。各业务板块再难像过往那样,得到集团总部无微不至的资源关怀,自立门户渐成趋势。

  组织调整信息宣布后,一位不愿具名的阿里员工认为,这次变革最有想象力也最让员工关心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业务集团和公司,上市可能加速。

  当晚,张勇也在内网面向员工做出回答,提及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上市问题,他说:“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要独立面对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一位接近阿里中后台职能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一些中台部门早就进入了“变薄”阶段,在他看来,架构调整看似动的是业务集团等资源,背后其实在动“人”这一互联网公司最大的资源。

  从2019年底,阿里的中台战略已经被多元化治理体系所取代,前台却在壮大后愈加独立。巧合的是,阿里业务拆分消息刚刚宣布,市场就传来了阿里物流拟上市的消息。同时京东旗下的京东工业、京东产发两大业务正式宣布要分别独立上市。

  张勇说,阿里此次改革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阿里的一位管理层人士也证实,为了这次变革,张勇带领阿里管理团队,已经酝酿了两三年之久。

  事实上,京东情况类似,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之前已分别上市。尤其是京东物流,上市后外部收入比重一直在上升,外部客户收入已达70%。至此,互联网领域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渐次拉开。

  杜琳在阿里工作了近10年,去年她非常沮丧手里持有的阿里股票股价不断下跌,公司不断有负面消息传出,业务看不出转好的迹象。“好的时候,你会发现良将如林;不好的时候,就会有些人能力不配位和资源错配的问题出现。”上述接近阿里中后台职能部门人士,曾在2019年从集团进入一个业务BU中担任管理职位,彼时外界都认为,这是张勇接棒管理阿里前后,需要在组织管理中实行“合”字的关键期。

  上述接近阿里中后台职能部门人士并不认同坊间对张勇曾经收权统一如今放权管理的推理,在他看来,公司的一些决策虽有人的意志在其中,但策略推演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大环境”。

  2020年下半年至今,阿里股价多次下跌,用户增长放缓,国内电商市场被抖音和拼多多争抢,国外电商出海受到SHEIN、Temu的挑战。云计算领域,华为云以及运营商云的狂奔给了阿里云不小的压力。本地生活领域,和美团的战争一直不曾占上风。现在的阿里,需要一次改头换面式的大调整。

  时至2023年,大环境与2015年已截然不同。2022年中国网民规模10.67亿,k1体育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现在,五环外以及下沉市场的流量,老年人的银发流量,也基本被互联网平台瓜分殆尽。

  此时的互联网平台,不约而同出现了用户数停滞、营收不增反降或利润下滑的局面。集中式大规模投放资源,已经不适合当下。反而,让业务一线自己做决策,做细分市场,做精细运营,在存量用户中获取最大价值,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一致追求。

  中国有句俗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公司治理领域也是如此。看多了世界级大公司百年浮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对阿里的架构大调整并不意外。“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为了做大规模和范围,往往采取业务扩张战略,这时内部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戚聿东认为,“但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之后,企业业务扩张趋于天花板,此时内部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就需要企业采取收缩战略,主动进行业务和管理架构的调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浙江大学公共外交和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这是阿里为了应对下一个十年日益严峻的挑战所作的决定。”

  方兴东谈及阿里当前的处境,“生动说明了即便是马云和阿里这么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家和公司,都还没有真正了解互联网的本质和高科技行业的变革逻辑”。

  方兴东总结,过去借助中国人口红利、经济增长红利,一些公司乘势而起,但这些公司往往缺失真正洞察下一波科技浪潮的前瞻性布局,尤其对互联网和科技行业持续创新和变革的残酷性缺乏了解,没有始终对下一代技术大力度的研发投入,就很难继续引领未来的发展。

  2015年年中,马云到芬兰参观了手游公司Supercell后引入了中台理念,这给之后几年的阿里带来好处,也引领了互联网行业集体转向中台化。

  2015年,张勇在全员信中提出,阿里开启“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可以提高效率,聚拢资源办大事,做到了防止资源浪费,即“重复造轮子”问题。为此,阿里成立了中台事业群,张建锋任总裁,下设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

  盒马鲜生便是伴随着大中台战略而诞生的业务。当年,张勇与侯毅在半年时间内接触了不下十次,最终促使侯毅选择借力阿里巴巴来打造盒马鲜生。那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超市并不存在,因为这一业务背后,需要打通物流到门店到配送到营销等诸多环节。借助出色的中台能力,k1体育盒马鲜生系统仅用9个月就搭建完成了。这个速度,让侯毅感到不可思议。

  那也是互联网行业狂飙突进的年代,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刚达到50.3%,还有一半人没有上网,这些没上网的人更没用过电商、视频、打车、外卖等服务。大小互联网公司集中砸钱烧资源,可以快速获得新用户,获得高增长。

  到了2018年,阿里更是升级了数据和业务的双中台战略。此时,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快速搭建自己的中台架构,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美团等都先后进行了架设中台的组织变革。

  当年的“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对那几年高速发展的阿里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变革,支撑着前台业务迅速成长。就像张勇在2018年底的股东信里说的,k1体育“阿里巴巴集团也已从一个电商公司,成长为一个横跨商业、物流、娱乐、云计算、金融等各个领域的独一无二又充满张力和创新力的数字经济体”。

  以快速孵化新产品著称的字节跳动号称“APP工厂”,在快速发展阶段确实受益于中台发挥的作用。其一位内部人士评论称,中台战略本质上是为了让前台快速发展,中台提供支撑并沉淀大平台的资源,但是在前台壮大之后,用户放缓,中台在业务支撑上就不那么好用了。

  随着员工与业务增长,大中台模式逐渐显得“笨重”。仅从员工侧看,2015年时,阿里员工数不到4万,2022年底,阿里有23.97万人。对于如此大体量的数字平台企业而言,大中台模式有些力不从心了。不仅阿里巴巴一家公司面临这样的窘境,其他互联网平台公司同样在这8年间变得体量庞大。2022年底,京东员工数55万,腾讯员工数10.8万,字节没有公布最新员工数,之前全球员工总数一度逼近16万。美团还未公布2022年员工数,2021年底员工超过10万。曾经披荆斩棘的扩张法宝,逐渐变成了庞大而低效的负担。

  2021年的11月,字节跳动董事长梁汝波履新后立即拆掉了大中台,把中台能力拆到了各个业务板块中。

  不只是字节跳动,其实阿里的中台在疫情前后已经变了模样,张建锋和旗下三大业务板块的负责人都陆续离开了中台。2021年12月,张勇更是宣布,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体系。

  回顾阿里24年的成长史,组织变革驱动生产力释放是其一贯的做法。华福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陈泽敏注意到,阿里的多元化不只是业务板块多元化,连治理体系也在逐渐多元化。

  张勇也在几年前对组织管理理念“敏捷组织、简单文化”做出调整,把后四个字改成了“多元文化”。陈泽敏认为,阿里提出轻中台,是意识到了要释放人力到业务端去,中台不能成为控制角色。

  张勇此次宣布的分治战略明显的变化是,过去这6大业务集团在阿里内部,组织是0.5层,而今变成了线层,各自都要为自己的业务负全责了。张勇说,各业务集团要强化自己的品牌,独自与客户联结,要“自己做选择”,“等靠要思想会下降,主动性上升”。

  刚得知消息时,杜琳愣了一下。她所在的部门并不是阿里最赚钱的淘宝天猫事业部,调整之后,他们部门需要自负盈亏了,能自己养活自己吗?这是个疑问。不过缓过来之后,她又觉得是好事,“阿里再次站在了领跑位上”。

  当晚,张勇在内网面向员工做出回答,提及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上市问题,他说:“我们希望能够出来若干个上市公司,而若干家上市公司下面经过几年又能够再生儿育女,分出来更多上市公司。”

  此前,阿里云、Lazada与盒马等都曾被传考虑单独上市或融资,3月28日之后,第一个因上市而引发市场关注的是菜鸟。

  就在上述回应发出2天后,3月30日晚,市场上传出一则消息,阿里旗下估值200亿美元的物流部门正为在香港的IPO做准备。菜鸟正与中金公司和花旗集团在内的银行合作,为首次售股做准备,目标最快在今年年底上市。对此,菜鸟方面回应称,目前没有明确的IPO规划和时间表。

  上述阿里内部员工认为,尽管如菜鸟一样,很多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确定的是,这些公司未来单独上市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

  不只是阿里,近两年包括腾讯、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大公司,都开始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的转变,出现分而治之的态势。

  同为互联网平台企业,腾讯在最近两年内也收缩战线日,腾讯“割肉”京东,通过派息的方式把持有的京东股票分给了腾讯的股东。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卸任京东董事。2022年11月16日,腾讯继续“割肉”,以实物分派的方式将美团股票分给了腾讯股东,刘炽平也辞任美团非执行董事。同时,腾讯的投资战略也开始收缩,2021年,腾讯对外投资近300次,2022年只有90多次。

  张勇所说“成熟一个,上市一个”的公司治理模式,京东比较典型。至今,除了京东集团之外,京东旗下已有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京东仓储RE-IT等多家上市公司。而京东科技在2019年“三驾马车”战略之后也是独立运营,那之后京东也在不断造“马车”。

  之前京东剥离京东物流独立上市,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外部客户,不单单是服务京东零售本身。目前京东物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已达70%,外部收入比重上升,也是其上市之后一直强调的。

  3月30日阿里物流部门拟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之时,京东旗下京东工业、京东产发两大业务也宣布分别独立上市,此前京东工业完成3亿美元融资,独立之后吸引外部资金的机会在变多。

  阿里变革消息出来后,二级市场率先做出反应,3月29日,阿里巴巴港股开盘大涨14.96%,创2022年4月底以来最大单日盘中涨幅。

  在阿里此次组织变革中,管理学者陈春花说,集团董事会和管理者之外,每一个业务单元还建立了独立董事会和CEO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理结构安排。”这能够帮助每个独立的业务板块,真正形成它的组织力量以及决策质量。发展到一定规模阶段的超大型企业集团,采用分权方式和独立董事会的治理结构,十分普遍。世界500强中,很多企业采用这一方式,建立非一人领导的组织结构。

  戚聿东认为,终结大中台,引入市场竞争的模式,有助于保持数字平台企业对“创新市场”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可以提高创新效率;有助于降低数字平台企业的内部组织成本,避免“大企业病”和可能的垄断行为,更加注重面向数字市场的产品版本化和迭代化,做到“基业长青”。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选择了主动分而治之的模式,如西门子、通用电气、强生、东芝等。从效果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独立运营后的各个企业发展势头都不错,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公司市值,都呈现出“部分之和大于整体一家”的态势。

  以谷歌为例,2015年谷歌宣布重组,诞生了控股母公司Alphabet。重组完成后,谷歌将亏损业务剥离为子公司,Alphabet包含谷歌、DeepMind、Waymo等子公司。一位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的大厂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那次调整之后,Alphabet的每个子公司都要独立核算,不再存在靠其他业务输血的情况。

  穆胜咨询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的理解是,大厂现在都有点“赶孩子出门”的意思。尤其在各类业务面临不同市场环境竞争时,既需要灵活性,又要改变过去对“母体”的依赖。他分析,如果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不独立运营,始终对阿里集团存有“等、靠、要”的心理,会反复强调自身的发展状态是战略性亏损,要求集团来输血。

  上述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的大厂人士表示,一旦独立出去,一些业务将没有集团托底,包括布局未来的一些业务,管理层经营压力会比较大。还是以谷歌为例,重组之后,Alphabet子业务有了重新上市的机会。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业务Waymo一直在寻求上市,但是没有成功。“Waymo做的全自动驾驶业务,难度较高,投入时间也可能非常长。一旦没有上市成功,它会面临一些新问题,比较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一旦上市变现的可能性没有了,很多人自然会选择离开,阿里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戚聿东看来,从短期看,架构调整后,各个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都不如原来的“大一统”情形。原来可以共同分摊的组织成本需要独立分摊;原来有机衔接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都要重新另起炉灶。这些可能会造成运营成本抬升,利润和现金流下降,进而对企业市值有一定的不利影响。k1体育

  穆胜认为,调整的结果势必会浪费组织建制,诸如放出去时是一个“团”,若再收回来时竟然成了一个“军”。阿里这类互联网公司,强项在于对战略的理解,弱项在于对组织的认知。

  “大型企业始终要突破平台型组织建设的命题,这个关隘,用其他的方式绕不过去。在这点上没有突破,企业会付出各种成本。”穆胜说,平台型组织的建设,又怎么会只是放权这么简单?放权不是一种胸怀,而是一种胸怀基础上的技术,没有放权的技术,胸怀毫无意义。

  阿里老员工杜琳再次看到了希望,“这么大的动作,说做就做,k1体育感受到了老板们的决心”。

  消息公布两天后,杜琳如常上班,目前她觉得,公司内部还没有大的变化,但她的心态已经和去年完全不同,仿佛一片沉寂的内心,获得了新的刺激。对于杜琳来说,这也是新的财富机会,业务板块独立之后,上市必然成为选择。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行业分析、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