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中华新闻报》停刊 成首个倒闭中央级报纸

发布时间:2024-03-10 16:45:02 人气: 作者:小编

  k1体育今年8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中国汽车报》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递交的转企申请已获通过。

  《中国汽车报》转企后面临着需要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据《中国汽车报》管理中心主任王天剑介绍,目前报社有66个事业编制,40多个在编人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的比较早,年龄较大,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照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就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休金能够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这是一个难点。

  王天剑自身就是事业编制,享受国家事业单位级别待遇,转为企业员工对他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一方面需要面对企业市场竞争飘忽不定的职业风险;另一方面,养老金等各方面的待遇变化也是一大难题。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李春雷为记者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一个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未来5-10年退休,1个月50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个转制员工一年就需要预备6万元的养老金费用,领取20年就是120万的成本,如果按照《中国汽车报》40个在编人员来算,就需要4800万元的养老金成本。2008年,中国汽车报社的年销售收入是1.4018亿元,利润约为2000多万,虽然报社收益每年都在呈两位数增长,但这笔养老金成本对《中国汽车报》来讲依然是笔很大的开支。

  同样,人员身份的转换也成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最头疼的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现在事业编制500人,尽管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待遇都按照企业管理,但要将这500人妥为安置颇为不易,就连换岗都很难,更不要说淘汰了。在北青传媒上市后,张延平曾做出决定,让北青报编辑部的一些人到上市公司工作,但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去,他们最大的担心是失去事业身份k1体育,后来报社承诺,出去的人退休后收入不及事业单位水平的,报社补齐。如今就出现了有100多人尽管在北青报社以外的岗位工作,工资却依然在报社拿的“怪象”。

  报刊改制过程中,原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等社保费用是最大的成本,那已经完成转制的《中国证券报》、《国家电网报》、《机电商报》、《京华时报》是如何突破改制中人员身份转变带来的难题的?

  《中国证券报》最初的十几位员工是从《瞭望》周刊和新华社经济信息部抽调过来的,在1993年划定企业身份时,报社明确规定:愿意到《中国证券报》做企业员工的就过来,否则留在原单位,过来的员工一律按照企业员工缴纳社保。

  《国家电网报》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管单位是企业身份,直接进行的是企业法人注册,而且薪酬待遇和社保都是按照企业标准在执行,不存在心理上和待遇上的落差。

  《京华时报》成立时原有编制内的老员工已经分流,部分转到了外国专家局等其他单位,留在报社只有十几个人k1体育,后来发展起来的1900名员工都是企业员工,因而没有太大负担。

  《机电商报》为转企做了多年准备,在转企前几年就开始着手分期分批为全体员工交纳保险,单位承担所需费用,在实际转企之时,阻力和负担已经降到很小。

  李春雷对记者说,“报刊改制是必然趋势,关键是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 转企后重组难

  尽管许多报刊已经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报刊并购依然难以突破。

  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中国证券报》日子过的还不错,每年的销售收入能达到3个多亿,其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打包广告收入占70%-80%,这是我国几家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资格的报刊既定的盈利模式。这部分收益足够让几份证券大报“不差钱”,也许这是《中国证券报》至今没有彻底进行公司化运作的根本原因。

  经过了证券市场竞争的几年大浪淘沙,当初国家指定披露信息的8报1刊如今已演变成《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三家的天下。

  “竞争也逼着各个报纸做大做强,现在报纸广告的价格上不去,一旦有个赢利点大家一哄而上,利润已经降的很薄了,现在盈利一方面靠量和规模取胜,另一方面对版面进行缩减,降低成本。”林晨对记者说。这也许是《中国证券报》下一步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因之一。

  那为何不展开并购来拓展媒体链条或开拓地方市场扩大盈利规模?“并购地方媒体我们也谈过,但是你要收购地方上的媒体,地方省委宣传部也不干啊,要么出个高价,要么到地方设立子机构,但这样成本和风险都很大。”林晨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对于地方收购的碰壁感触更深k1体育。“我们自身在市场打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何扩大企业规模,用资本手段进行兼并重组,扩大产业链条k1体育,这是有很大困难的k1体育。”他说。

  《京华时报》在北京早报市场的份额位居首位,过去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渗透全国的都市报刊群,因此,京华时报社早有计划在全国地方城市收购一批纸媒。从2002年到现在,吴海民在全国各个城市与地方纸媒洽谈投资,从天津的《大众生活报》、《渤海早报》到上海的《上海青年报》,再到湖南、广西等地的洽谈,都没有成功,就连想收购人民日报系统内部报刊,也没有太大进展。除此之外,他们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谈了两三年,想办一个都市之声频道,也是以失败而告终。